從7月13日電影點映至今,影片一直備受關注。此番正式上映,單日票房破億,截至發稿,總票房超3億。豆瓣評分8.7,88%的觀眾給出了高分好評,“國漫之光”呼聲四起。
極具視覺沖擊力的中國風人物設計;
大片特效、人物動作行云流水;
故事完整流暢、節奏鮮明,引發網友“自來水”式安利。
徐崢:好看炸了!
@江寧婆婆 也早在電影點映期間就給出了好評。
《哪吒》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封神演義》,與我們以往看到的經典“三太子”不一樣,電影中的哪吒不再以一個正義凜然的英雄形象出場——他成了一個“魔童”。
天地靈氣孕育的混元珠被原始天尊提煉成了靈珠和魔丸,之后開啟了天劫咒語,魔丸在三年后將會被天雷所摧毀。因為申公豹從中破壞,應該攜著靈珠出生的哪吒成了混世魔王。
這二次元齊劉海、濃濃的黑眼圈、鱷魚牙,配上一副頹喪的表情,“魔童”本童沒差了。
值得注意的是,動畫中對哪吒的描寫與《封神演義》中的一些內容是契合的,如《封神演義》中哪吒降生——只見房里一團紅氣,滿屋異香,有一肉球,滴溜溜圓轉如輪。
哪吒一出場,陳塘關的百姓就要倒霉;
他天生神力,經常弄壞東西,小到家里的物件、院墻,大到整個陳塘關的房屋、路面,在師父太乙真人的教授下掌握了馭火,用它大肆燒了村民的家;
更為平常的是,他暴躁易怒、頑劣不堪,多次和村民惡作劇,師父本人也沒逃過他的“魔掌”。
按照劇本設定,哪吒本身就是魔丸。可是電影告訴你,真正的魔丸并不是哪吒,而是人們的偏見。
作為小孩子,哪吒渴望朋友。可是當他想和陳塘關的小孩玩耍時,人們不僅躲著他,也想除掉他。
村里的幾個小孩子甚至還成立了以除掉哪吒為目的的“伏魔幫”。無奈,家人只能將他關在家里。
盡管早早遭受了人們的敵視,可幸運的是,哪吒還有愛他的父母。
為了引他向善,父親李靖欺騙哪吒,其實他是靈珠轉世,所以才天生自帶法力,這樣的人應該多做好事與百姓為善。
哪吒第一次篤定了自己的存在。
然而,當他千辛萬苦從妖怪手中救下小女孩時,趕來的村民卻認為這是哪吒“狼來了”的把戲,“妖怪根本不存在”、“你才是妖怪,你滾回家去吧”……
哪吒可以輕松削平一座山峰,可他卻抹不平人們心中的偏見。
偏見像一座大山,把哪吒一步一步逼入死角。
與“性本惡”的哪吒不同,龍王三太子敖丙是真正攜著靈珠出生的。他能力強大,《封神演義》中記載,他“分開水勢,浪如山倒,波濤橫生,平地水長數尺。”
然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敖丙從出生那天起就承擔著全體龍族的期望——掙脫鎖鏈、位列仙班。這樣的敖丙唯父親龍王、師父申公豹的命令是從。
龍族所有成員生拔龍鱗,為他鑄就了一件刀槍不入的“萬鱗甲”。
這是敖丙的鎧甲, 也是他的軟肋。
他和哪吒一樣,從出生起,就被束縛,只不過束縛他的不是外界的看法,而是希望,全族人的希望。
就這樣,兩個命中注定的人,在機緣巧合下,成為了彼此唯一的朋友。
那時候的哪吒和敖丙還不知道,他們馬上要面對的,將是命運的懲罰。
身為魔丸轉世,哪吒會在三年后遭受天劫咒,屆時天雷降臨,粉身碎骨……
另一邊,在龍族的“規劃”中,敖丙需要活埋整個陳塘關,拯救全體龍族的命運。
命中注定的事情,真的無法改變了嗎?
《哪吒》告訴你,并不是。
如同電影里哪吒覺醒后說的那樣,你是誰,并不由別人決定,“你自己覺得你是誰才是最重要的”。
歧視難以消除,誤解無可避免,然而你的人生,“成魔成仙只在你的一念之間”。
是魔丸又如何,一心向善一樣救民于水火。是靈珠又如何,別人的愛會變成枷鎖,困住那個真實的自己。
也許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一個這樣的哪吒。
這也就是少年熱血最為動人的地方。
“我命由我不由天,不認命,就是我的命。”
而哪吒的主題,其實也暗合了中國人數千年的傳統。
幾千年前的某個夜晚,當陳勝吳廣走出夜雨朦朧的大澤鄉,喊出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時候,他們不僅吹響了反抗秦朝暴政的序曲,更是奠定了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底色。
去你的天命,不認命,才是中國人真正的命運。
事實上,關于“三太子”哪吒的故事我們早就看過很多遍,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萬千個這樣的角色,我們每個人都耳熟能詳。
《哪吒》讓無數網友振奮的地方就在于,它雖然顛覆了曾經那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的深入人心的故事,但從性格到形象,人們仍對新的哪吒堅信不疑。
因為,英雄人物終于告別了傳統意義上臉譜化的塑造形式,深入內心世界,變成了一個雖然有性格缺陷卻有正義感的少年,片中也為觀眾解惑:他為何那么叛逆?他內心在困惑什么?他又將如何走出迷霧?
此外,世界不再是簡單的善惡二元對立,李靖更具人情味,那個被哪吒打死的龍王三太子敖丙更立體、更具現實意義,甚至反派人物申公豹也被賦予了悲情色彩。
完備生動的敘事之外,動畫中也注入了不少現代元素,比如用指紋解鎖的法器、太乙真人手里的《神仙的自我修養》、愛念打油詩的哪吒。
片中還有不少段子和包袱,比如,哪吒的老師太乙真人,他肥胖的身材頗具喜感,講一口流利的川普,他的坐騎是一頭圓滾滾的豬,正所謂身寬體胖愛喝酒,騎著飛豬到處走;
申公豹的反派角色從造型上就可以輕松斷定,但沒想到一開口就破功,關鍵時刻經常口吃結巴各種神斷句,“不成……功便成仁”,鬧出各種笑話,也讓不少網友笑到飆淚。
動畫人物的塑造往往需要龐大的世界架構、完備嚴謹的世界觀,還有我們都熟悉或者愿意認同的人物。《哪吒》就來自于中國民間小說《封神演義》,該小說以歷史觀念、政治觀念作為支撐,表現了作者對于仁君賢主的擁護、贊頌以及對于昏君的不滿和反抗,也曾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
整體上來看,獨一無二的的文化傳承,加上如今越來越好的中國硬件科技,相信《哪吒》們一定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
編輯:華麗娟 實習編輯 馬千惠
來源: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