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成本等因素影響,生豬行業正處在前所未有的挑戰期。盡管豬價上漲帶來的利好已經開始,但養殖公司在養殖、融資、物流等環節的風險仍需要嚴格把控。
7月30日,致力于解決生豬全產業鏈諸多痛點的“四體一保”全保障金融項目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發布。該項目由河南省畜牧局大力支持,中原農險牽頭,重慶農交所、中物流、中原振興等多平臺跨界合作。
河南省作為全國重要的畜牧產業大省,2018年年出欄生豬6400多萬頭,萬頭以上規模養殖企業700余家,屠宰企業400余家。業內認為,畜牧產業已經進入大融合、大發展的時代。
中原農險農險部處長助理李建欣表示,生豬行業目前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時期,各家養殖企業已經將生豬安全作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體一保”項目旨在化解企業的信用、生產、市場等風險,整合產業上下游資源,組織養殖企業、屠宰企業、金融機構、運輸企業、科技公司、平臺交易等融合發展,打造綜合的金融服務體系。
本次發布會發布了創新能繁母豬生產水平(PSY)保險及生豬、家禽的疫病系列保險等7款產業鏈保障產品,保障范圍涉及融資、銷售、品牌等多個環節。這是“四體一保”繼7月初襄城縣成功落地后的又一突破。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能繁母豬生產水平保險主要的保險責任是保障能繁母豬繁育能力、補償費用投入和母豬死亡,這是目前省內唯一一款以PSY下降為保險責任的保險產品。
當前,生豬產業正處在融合發展的關鍵期,河南省政府也針對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出臺了專項意見,要求協同推進種植、養殖、屠宰、加工、流通、消費等全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升級。中原農險相關負責人表示,“四體一保”模式不斷實踐和完善,已經覆蓋了生豬發展階段的各類風險,是金融行業探索“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又一有力舉措。
中原農險總裁助理李志剛說,“四體一保”項目從設計到發布,經歷了大量的調研與論證,是中原農險與相關機構共同努力的結果。未來,“四體一保”項目組將繼續秉承服務河南畜牧業發展的宗旨,加快推進各項工作進度,為養殖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編輯:吉倩倩 實習編輯 馬千惠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