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馬俊峰
“我其實真的算不上學霸,就是比普通同學對生物、生活,更熱愛一些……”。
如果說,正常的學霸是學習成績好,會安排自己的時間,不用爸媽操心升學這一“關卡”的話,今天考學君找到的這位“金牌學霸”,應該是屬于學霸里的“異類”。
他的人生,是從“熱愛”開始的。
優秀,從來不是單方面的
說正題之前,考學君想先解釋一下,為啥說今天這位學霸叫“金牌學霸”。
2019年7月21日,第30屆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在匈牙利閉幕,來自鄭州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孟昱以世界第6名的優異成績,勇奪國際金牌,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科普時間:
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簡稱IBO)是一個為中學生舉辦的國際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是全球公認的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之一,目標是提升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創造力和毅力,匯集有天賦的學生。
第30屆IBO大賽在匈牙利賽格德舉行,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85名選手參賽。經過理論和實驗的激烈角逐,最終產生金牌31枚、銀牌55枚、銅牌87枚。
而我們的主人公孟昱同學,就是在這場競技中,勇奪高質量金牌的“選手”。
從小學開始學習成績一路領先,會跟家長主動要新的練習冊來補充自己,搞著競賽還有空余時間學鋼琴,長跑。
考學君就想問一句,這孩子的人生是“開掛”了嗎?怎么能全方位優秀?
往下看,答案會讓你覺得“茅塞頓開”的!
興趣,永遠是最好的選擇
為什么是孟昱拿到的這塊金牌?
在孟昱的競賽教練鄒等老師眼里,孟昱能夠獲得國際生物奧賽金牌,首先源于他對生物學科有著濃厚的興趣,其次得益于學校提供的優質師資和廣闊的平臺。
“孟昱這個學生,綜合素質十分突出,對生命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鄒等老師告訴考學君,從兒時家鄉村落中的花花草草,到鄭外哈佛紅的校園植物,到西雙版納植物園系統完整的植物分類群,孟昱像著了魔似的查閱書籍與圖鑒,專研各類植物的解剖結構和分類地位。
熱心幫助同學解答植物學相關問題,同學們都稱贊他是“鄭外植物第一人”。
懷著對生物學的熱愛,在生物競賽班學習的孟昱逐漸將興趣轉化成特長,高一、高二連續兩年獲得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一等獎,2018年8月入選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國家集訓隊,并被保送至清華大學。
“說到底,能成功還是因為孟昱對生物學科的喜愛,他感興趣所以才能一頭我扎進去。”
傾聽,花鳥魚蟲都是世界的聲音
解決了為啥孟昱能拿金牌的問題后,考學君又找到了孟昱的媽媽。
畢竟是通過競賽拿到的金牌,考學君首先問的就是孟昱是怎么走上這條路的。
“他從小就喜歡花鳥魚蟲,看到螞蟻就走不動道,特別小的時候就要我們給他買放大鏡,為了能更好的看清楚地上的螞蟻。”孟媽媽告訴考學君,孟昱從小就一關親近自然,天上飛的,水里游的,都是他的“興趣點”。
這種對生物濃厚的興趣,一直持續到孟昱在初三時,聽到鄭州外國語學校競賽班老師的宣講,達到了最高值。
“其實最初我們是建議孩子選擇數學和物理,這兩個競賽科目的。”雖然父母都傾向于對未來更有幫助的數學、物理,到打小兒主意就特別正的孟昱表示,不選生物的話,他也要選擇化學。否則就不報了。
“所以你看,選擇競賽并不是說我們家長主導的,而是孩子自己興趣使然所致的。”
自主,學習從不是別人的事兒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么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也總想讓孩子從“興趣”出發,愛上學習。
但好像大多數家長都嘗到了失敗的“苦果”,而孟媽媽,顯然是那少數成功的家長。
在孟媽媽的認知中,只要讓孩子愛上學習,那一切就都不再是問題。
小時候的孟昱對數字和英語特別感興趣,按孟媽媽的話說,這孩子走在街上,看到車牌號就一定要念出來才行。
對英語也是一樣。家里的字母冰箱貼,就是孟昱小時候愛不釋手的“玩具”。
既然孩子都主動“出擊”了,做家長的當然不能拖后腿啊。
在過去的不少年間,孟昱家里“流行”著一種游戲:
孟昱出題,孟媽媽來答,答錯了,再由孟昱進行“講解”。
“其實大多數時候我都是故意答錯的。”孟媽媽告訴考學君,孩子小的時候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機。“你看,孩子覺得他都會的東西,媽媽居然不會,還需要他來講解,這種成就感是沒辦法形容的。”
所以說,只要方法用的對,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真的不是什么難題。
陪伴,家庭環境影響孩子成長
在聊天過程中,孟媽媽還有一個做法讓考學君印象深刻。
“說出來還怪不好意是的,一直到孩子高二吧,我家才接上無線網絡。”為了能給孟昱一個好的“榜樣”,一家人過的有些“落伍”。
別的孩子一回家就要看電視,玩兒游戲,孟昱不是。
在孟家,最經常看到的場景是孩子在學習,孟媽媽在處理工作,孟爸爸在為論文做努力。“如果想讓孩子自覺主動去學習,大人真的需要給他們一個表率。”
基本不在家里看電視,不在孩子學習的時間玩兒手機,是孟昱一家這么多年來始終堅持的習慣。
這種習慣培養出的,就是孟昱對學習的自主和專注。
看到層出不窮的報道說,家長因為輔導孩子而生病的消息,孟媽媽表示:孩子的事情就該孩子去做,家長需要做的,是盡全力為孩子營養一個最適宜學習的環境。你給出一個“階梯”,孩子會順著往上走的。
考學君說
好了,今天的金牌學霸“養成記”差不多就分享完畢了。
老實說,考學君一直有這么一個認知:優秀的孩子,各有各的優秀。
我們雖然不能復制學霸們的人生,但那些好的“閃光點”,絕對是可以用來借鑒的。
所以,請不要停下對孩子培養的腳步,往前走,說不定哪個瞬間,你就能看到成功在招手呢~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