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宋曉珊 通訊員 穆文濤
已是一年八月初,工作進展如何?年初的“小心愿”是否已經變現?
7月31日,鄭州市上街區紀檢監察工作會議召開,嚴把中秋、國慶關鍵節點,打造紀檢鐵軍。
【故事】
一個粽子、一個香包都要記清賬
“小微權力”也要關進籠子在陽光下運行
7月8日下午,伴隨著一陣呼喊聲,鄭州市上街區中心路街道辦事處頤苑社區林溪苑小區在家的居民陸陸續續向小區中間的小游園趕,長亭下小板凳懇談會開始。
?“今天召集開會,主要是讓大伙聽聽社區第二季度居務、黨務、財務情況,有啥不清楚的盡管提,我們現場解疑釋惑。”社區廉情監督員安康向大伙說道。
? 一位居民發出疑問,社區舉辦的端午節活動我們都參加了,不僅有做繡球還有包粽子活動,怎么沒有包粽子這部分費用的支出啊?
?“是這樣的,端午節籌備會上確定活動內容為做繡球和包粽子,林溪苑物業聽說社區要舉行端午節活動就承擔了包粽子活動所需要的費用。”社區主任何梅解釋道。
?《禮記》有云:“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告誡黨員干部要“慎獨”。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權力,要主動接受組織、制度的監督。而公開是對領導干部最好的監督,也是最好的“防腐劑”。
? 頤苑社區主動把“三務”重大事項徹底公開的自覺和底氣,源自上街區紀委監委前移關口,開展廉潔教育村村行,把日常監督挺在紀律和法律的前面。
【數字】
上街紀委監委曬半年“成績單”
警示教育人數達1500余人次,排查并整改問題265個
?頤苑社區的工作,是鄭州市上街區紀檢監察工作的一個縮影。
?7月31日,鄭州市上街區紀檢監察工作會上,通報了上半年的“成績單”,自年初集中大培訓以來,上街區對3個街道、9個社區進行了常規巡察,共發現三大問題125個,向相關部門移交問題線索23件,年底可前實現對全區村居巡察監督的全覆蓋。
? 推動以案促改縱深發展,共篩選典型案件40起,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60次,接受警示教育人數達1500余人次,排查并整改問題265個。
?結合上街區委、區政府“作風提升年”活動,上街區紀檢監察不間斷進行監督檢查,共開展監督檢查96次,梳理匯總各類問題線索191條,持續釋放從嚴監督問責的強烈信號。
同時,將“廉潔教育村村行”活動和以案促改工作有機結合,在峽窩鎮舉行警示教育大會,2名違紀違法原村干部現場懺悔,2名受黨紀處分的村干部現場檢討,該工作受到鄭州市紀委的高度評價。
?堅持嚴管厚愛,把對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作為重中之重,深入開展紀檢監察系統廉政家訪活動,達到咬耳扯袖、防偏糾錯的效果。
?“數據可作為一面鏡子照一照。”上街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李廣久說,通過數據,看看半年了究竟干了多少活,干的快與慢,質量高與低,要反思,要對標,要看看自己的橫向比較位次,不斷改進提高自己的工作。
【亮點】
“五味茶”制度,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 做好日常監督工作,也要進行工作方法創新
記者了解到,上街區創新建立“五味茶”制度。深挖“上街清風茶社”談心談話功能,引入喝“五味茶”活動。將“白、綠、紅、黑、苦丁”茶賦予不同的政治含義。
?白茶寓意入職、晉職初心,工作翻開嶄新一頁;綠茶寓意醒腦清心,關鍵節點提提醒;紅茶寓意紅臉出汗,風險防范盡早抓;黑茶寓意慎獨如初,違紀苗頭要扼殺;苦丁茶寓意處分回訪,感恩先苦后甘甜。
通過實施“清風茶社”廉潔教育活動,進一步用活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實現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據了解,目前已有76人接受“清風茶社”廉潔教育活動,有力強化了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的震懾作用。
【行動】
嚴把中秋、國慶關鍵節點,打造紀檢鐵軍
除了對上半年的工作進行總結,上街區紀檢監察工作會議還對接下來的工作進行了詳細安排。
?下半年,該區將深入開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監督檢查,嚴把中秋、國慶等時間節點,緊盯“四風”隱形變異新動向和頂風違紀突出問題,積極探索日常監督檢查新模式,充分發揮派駐機構“探頭”作用,加大追責問責力度,堅決防止“四風”問題死灰復燃反彈回潮。
同時,不斷運用好清風茶社、廉政家訪等載體,不斷鞏固拓展工作成效。開展崗位“大練兵”“大比武”,著力實現法法銜接、紀法貫通。以系統內以案促改活動為契機,主動查找問題,補齊能力短板。
針對下階段工作,鄭州市上街區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湯曉義特別提到,“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當攻堅克難的奮斗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以動真碰硬的精神、抓鐵有痕的力度、竟進有為的狀態,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