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高質量發展被各方頻頻提及,中國從“人口大國”轉向“物流強國”的建設中,現代物流的發展會不會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的突破口?
2014年至今,河南已發生70多起物流跑路或失聯事件,中小物流企業的出路在哪兒?
2019年8月8日下午,在第三屆中原批發商大會之物流論壇上,河南省物流學會會長、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執行會長、河南省人民政府“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特聘專家畢國海,將與來自全省的100多家物流企業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定位:
建設“物流強國”已成為新時代的新目標
物流行業的發展變化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畢國海稱,眼下,我國的經濟戰略轉型(或者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本任務是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物流不暢’則是制約我國從出口大國轉向市場消費大國的一個關鍵要素。”畢國海認為,現代物流業是戰略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基礎和依靠,是我國經濟結構轉型中面對的最基本的短板。
近幾年,我國物流占社會總成本的比重由18%降到14%左右。
但畢國海認為,這個數據的下降主要是由快遞高速發展透支合理成本帶來的,接下來如果沒有技術和政策的突破,再降恐怕不易,而且有可能還會上升,這個數據距離發達國家的8%的發展還有一定差距。
“現代物流理應首先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的突破口。”畢國海稱,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新發展理念和一系列發展戰略都對物流業發展具有指導意義,而且,十九大對現代物流提出了新定位:國家基礎設施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供應鏈協同創新的重要平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等。
所以,眼下,建設“物流強國”已成為新時代新物流的新目標、新任務。
現狀:
河南是全國唯一以“現代物流立省”的省級行政區域
河南是眾所周知的“物流大省”,目前正在努力建設“物流強省”。
畢國海稱,河南還是基本被各方認可的、我國目前唯一一個可以被稱為以“現代物流”“立省”的省級行政區域。
河南為什么敢以“物流立省”?
畢國海認為,這和河南在全國經濟格局中具有不可比擬的區位優勢和多個國家級的“第一”或“唯一”有很大關系。
比如,河南是第一個國家航空港經濟試驗區;河南是第一個以“現代交通樞紐和現代物流樞紐”定位的自貿區;河南有第一和目前唯一一個“空中絲綢之路”樞紐城市鄭州。
另外,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鄭州國際陸港公司和中歐班列(鄭州)的運營均在全國名列前茅;2018年12月底,全國規劃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時,河南有6個城市四類樞紐上榜等,這些,都是河南發展物流的優勢。
出路:
可以發展特色物流、可以“傍大款”,但別跑路
2017年以來,河南物流行業發生了多起并購事件。
2019年至今,又有多家物流企業從臺前漸漸消弭。
在行業中占絕大多數的中小物流企業該何去何從?
畢國海稱,可以延伸產業鏈。
“ 一個區域的物流發展,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畢國海建議,可以著重發展和培育有自身優勢和特點的產業和體系,形成特色、亮點和引領產業,比如發展城鄉配送物流 、冷鏈物流、電商物流、保稅物流、危化品物流等。
也可以轉型升級,發展現代物流。企業首先要意識到,轉型升級的根本是為生產制造業服務、為民生服務。而信息化( “互聯網+物流” )、系統化是現代物流的主要特征。此時可以選準一到兩個細分行業做精、做深、做專,然后做大供應鏈中某一環。
第三,則是參與兼并重組。
“中小物流企業要學會‘傍大款’,通過深度合作‘與強者共舞’。”畢國海稱,此舉可以讓企業少走很多彎路。
最后,畢國海還建議,如果企業實在經營不下去了,也可以“走為上”,賣掉享受生活吧,但別“跑路”。
編輯:華麗娟 實習編輯 馬千惠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