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產業的融資渠道都有哪些?如何提升我省文化和旅游企業的融資能力?8月2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2019年文化和旅游產業專項債券及投資基金融資對接交流活動(河南專場)在鄭舉行,為我省文旅產業對接資本市場搭建起一座溝通交流的“橋梁”。
此次活動,省文化和旅游廳優選了11個項目進行重點推薦和現場路演,其中,債券項目3個、基金項目8個,項目涵蓋文化創意、文旅小鎮、生態旅游、鄉村旅游、旅居養老等領域。金融投資機構專家代表圍繞項目內容、產業落地規劃及融資需求等方面與路演企業代表進行了互動,并對路演項目的創業團隊、市場前景、商業模式及技術先進性等方面提出指導性意見建議。
與此同時,相關金融投資機構專家對文化和旅游產業專項債券政策及文化和旅游企業融資方式、手段進行了細致解讀和詳細講解。
當前,降低文化企業成本,拓寬融資規模成為各地重要目標。國家文旅部產業發展司副司長馬峰在致辭中指出,隨著國內文化、旅游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國家正積極利用產業政策引導、財政保障、金融手段擴大融資規模,拓寬債券融資發行渠道,推動產業發展。目前通過債券公司已經成為國內文旅企業進行融資的主要模式,截至目前已有196家債券企業,發行了998支債券,規模達一萬億。
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建偉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充分匯集政府、金融和企業三方力量,建立并完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搭建交流溝通、對接項目、共謀發展的文化金融服務平臺,拓寬全省文化旅游項目投融資渠道,提高我省文化旅游企業的融資能力,推動全省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溫小娟
編輯:施尚景 實習編輯 李英旋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