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午間,中國電信發布了2019年半年報。至此,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內的三大運營商均公布了2019年的半年報數據。
此外,有消息稱三大運營商有望在今年9月初正式開啟5G商用,但“不對5G手機進行補貼”。有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是由于運營商還在大規模進行5G建設期間,沒有太多資金投入手機補貼中;另一方面,5G手機的價格已經在多家手機廠商的努力下被壓到5000元檔,對消費者而言并非無法接受。
人均使用流量均“破7”
在此次的半年報中,三大運營商4G手機業務的每月DOU(每人平均使用流量)均超過了7GB,實現了較大增長。其中,中國移動的每月DOU達到了7.3GB。另外,在手機用戶方面,中國移動仍然保持著最大的優勢,超過了聯通和電信的手機用戶之和。在寬帶用戶數量方面,中國移動在2018年憑借“移動用戶0元送寬帶”的營銷策略首超電信后保持著較大的優勢。
但在半年報里,中國移動并未透露寬帶業務的具體收入。中國聯通的寬帶用戶數量則保持在8000萬左右,遠遠不及另外兩家的用戶量。有業內觀點認為,聯通在寬帶方面既無電信的傳統優勢,也無移動的“財大氣粗”,因此發展較為遲緩,成為其業務發展中較大的“短板”。
另外,此次半年報中,三大運營商也同時披露了自身4G基站的數量,其中移動以271萬個遙遙領先,幾乎相當于聯通和電信4G基站數量之和。
創新業務成為運營商增長動力
記者梳理三大運營商半年報發現,由于4G的流量紅利幾乎“消失殆盡”,通信行業整體呈現出負增長的態勢。中國移動表示,隨著傳統通信業務市場趨于飽和,流量紅利快速消退,行業整體呈現負增長,公司的收入和盈利也承受較大壓力。中國聯通則解釋稱,主要受提速降費、市場飽和、激烈市場競爭以及4G流量紅利逐步消退的影響。中國電信指出,國內通信行業面臨傳統業務日趨飽和、新興領域多元化競爭不斷加劇等挑戰。
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2019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面向個人業務的收入,包括移動通訊、移動上網、有線寬帶等增長率都較低,甚至出現負增長,這導致了運營商總體收入不理想。
在半年中,三大運營商均表示了在新興業務上的信心。其中,與通信相關的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等業務將是未來發力的重點。中國電信表示,中國電信DICT(DICT為綜合三大類技術:通信技術、信息技術、云和大數據技術的融合型智能應用服務)和物聯網業務合計拉動服務收入增長3%,2019年上半年,創新業務快速增長,已成為中國電信收入的主要驅動力。其中,產業互聯網業務收入達到167億元,占整體服務收入比例提高至13%。而根據中國移動2019年的半年報顯示,DICT收入達136億元,同比增長47.3%;物聯網收入達52億元,同比增長43.8%。
運營商:“合建5G”推動共建共享
在2019年度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曾表示,明年5G建設將進入投資期,“中國聯通一定會和其中某一家或多家合作”。據悉,聯通與移動、電信、中國廣電都進行了合作洽談。
中國電信在業績發布會上透露,已與中國聯通就聯合建設5G網絡達共識,將積極探索和推進5G網絡基礎資源的共建共享,努力降低網絡建設和運維成本。
有業內人士指出,雙方5G頻段相近,合作可以提高各自頻譜的效率,同時使得帶寬速度更快、網絡質量更有效。
對于今年下半年5G建設的規劃。中國移動在半年報中透露,年內將在全國范圍內建設超過5萬個5G基站,實現50個以上城市5G商用服務。中國聯通指出,下半年將扎實推進5G業務創新,積極謀求5G網絡共建共享。中國電信則表示,全面加快5G布局,積極搶占5G產業風口。持續推動共建共享、低成本室內覆蓋、AI賦能5G等核心技術創新,努力提升公司的5G產業鏈地位。
記者: 鄧宇晨
編輯:華麗娟 實習編輯 王紅春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