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袁曉強 攝)
城鎮化率超過50%,抓住“三個關鍵環節”打好新型城鎮化這張牌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河南城鄉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城鎮化率超過50%,實現了從鄉村型社會到城市型社會的重大轉變。我省在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8月22日,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面對記者的提問,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迎偉介紹,河南緊緊圍繞“三個關鍵環節”真抓實做:圍繞進的來、過得好,大力破除各種“隱形門檻”,持續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圍繞強龍頭、優布局,加快構建以中原城市群為主平臺,特大城市、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各具特色、協調發展的格局;圍繞促融合、提質量,破除影響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人地掛鉤”、“三權分置”、“錢隨人走”,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李迎偉介紹,為圍繞促融合、提質量,破除影響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在“人”的方面,河南積極引導農民“進城”,對進城的農業轉移人口,保留他們在農村的各項權益,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同時,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下鄉創業,帶動農村發展,農民致富,截止今年上半年,全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137萬人,累計帶動就業856萬人。
在“地”的方面,河南實行“人地掛鉤”政策,地隨人走,建立了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相掛鉤機制。同時,基本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探索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啟動了農村房地一體的不動產登記,開展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在“錢”的方面,建立了“人錢”掛鉤機制,錢隨人走,以各地農業轉移人口進城實際落戶人數為核心因素,安排新型城鎮化獎勵資金,對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較多的市縣給予了傾斜支持。
記者:王姝
編輯:華麗娟 實習編輯 李英旋
來源:猛犸新聞·東方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