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生,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潤兒圍繞“開放的河南更出彩”介紹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并答記者問。
王國生表示,河南貧困人口比較多,2013年新一輪建檔立卡的時候,有698萬農村貧困人口,總量排全國第3位。當時,全省53個貧困縣,其中國定貧困縣38個、省定貧困縣15個,有9237個貧困村、接近1萬個了。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后,2014年至2018年,年均脫貧近120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了7.58個百分點。
王國生表示,貧困人口“拔窮根”,關鍵是要有產業支撐。我們把產業扶貧作為穩定脫貧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與開放招商、發展縣域經濟、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建設扶貧基地、扶貧車間,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業、畜牧養殖業、鄉村旅游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群眾融入產業鏈,分享到更多的收益。
舉個例子,潢川縣地處大別山區,大別山區過去是比較困難的,這個地方探索稻蝦共作扶貧模式,采取“龍頭企業+示范基地+水產合作社+貧困戶”方式,4899戶貧困戶養殖面積達6.7萬畝,畝均增收2500元。
脫貧的標準是“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相對好解決,難點在于“三保障”。河南現有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的超過了一半,這是一個很大的比例。河南聚焦難點,在“三保障”上持續發力。醫療保障方面,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制度,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提高到今年7月底的92.72%。教育扶貧方面,實施全面覆蓋貧困家庭學生的保障和資助政策,加快改善貧困地區學校辦學條件,貧困縣小學、初中凈入學率基本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住房保障方面,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開展拉網式排查,實施危房改造清零行動,2016年至2018年,完成危房改造45萬多戶。
河南的貧困人口有70%以上在大別山區、伏牛山區、太行山區、黃河灘區,叫“三山一灘”地區,貧困人口主要是分布在“三山一灘”。王國生表示,對于“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深石山區,開展易地扶貧搬遷,讓他們從深山里搬出來、從深山里走出來。
“十三五”時期26萬人住房建設任務現在已經全面完成,今年底可全部完成入住。對于黃河灘區地勢低洼、險情突出的村莊,我們積極實施移民遷建工程,規劃的35個安置區全部開工建設,主體完工率現在已經達到了70%,目前已搬遷近10萬人。在搬遷過程中,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不光讓他們搬進去,還得讓他們留得住、能就業、有收入,今后的日子有支撐。
王國生表示,當前,脫貧攻堅正處于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河南的任務依然很重,還有14個國定貧困縣、1221個貧困村、104.3萬貧困人口,我們主要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實施攻堅,注重抓好任務較重的非貧困縣(市、區)脫貧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交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首份重量級答卷。
記者:賀梨萍
編輯:吉倩倩 實習編輯 李英旋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