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由河南博物院、千年珠寶共同開發的“豫博首禮”文創產品黃金系列產品舉行首發儀式。該系列文創產品參考河南博物院國寶級藏品設計而成,首批共推出4個系列。
據河南省博物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省博物院將本著開放的心態,歡迎更多的機構來合作。目的就是讓要讓文物活起來,通過文創產品的載體讓其更好地傳承下去。
| 河南博物院推出新文創產品
8月25日,伴隨華夏古樂團演員奏響意境深遠的中華古樂,幾位配戴精致金飾品的古裝美女款款走來,金飾上一個個精美生動的紋飾圖案,仿佛在向人講述著歷史久遠的故事。
據了解,這是河南博物院聯合千年珠寶共同研發推出的“禮韻華夏·豫博首禮”文化IP黃金系列產品,其中每件產品的設計元素都來自于河南博物院珍藏的國寶元素。這些象征吉祥美好寓意的紋飾,加上時尚珠寶設計元素,尚屬首次亮相河南。
在河南博物院專家的指導幫助下,千年珠寶歷時8個多月深入研發設計,并在工藝設計上獲得突破,最終選擇河南博物院國寶中的賈湖骨笛、婦好?尊,以及國之重器的蓮鶴方壺、金腰帶龍首飾四件國寶,研發首批4個系列,計劃未來研發出20個系列文創產品。
“華夏首禮不僅承載著國潮興盛帶來的商業紅利,更將傳統文化進行了‘活化傳承’,通過‘飾品’演繹復生國寶之美、通過‘禮品’使其傳播更廣,讓更多消費者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之博大。”千年珠寶負責人表示。
河南博物院文創辦負責人宋華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目前,河南博物院已開發了200多種文創產品,涉及月餅、雨傘、水杯、手提包等多個品類。
“下一步,河南博物院將繼續本著開放的心態,與更多的企業合作開發更多的文創產品,讓文物變為文創,文創變為產品,讓文物真正活起來傳承下去。”
| “新國潮”文創產品成年輕人新寵
河南博物院黨委副書記丁福利表示,在我國,千禧一代已經興起,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對于文化的理解與認知,更多的是通過時下新潮的媒介,文創產品就是其中的新寵。故宮開發的口紅、日歷、U盤、手機殼一年10多億元的銷售收入就是最好的證明。
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10月間,在天貓和淘寶平臺上搜索“博物館”的用戶數是2016年同期的2.15倍,其中有九成用戶最終的注意力流向了博物館周邊文創產品。
河南國脈文化產業園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翔一直在探索如何讓文物“活起來”。由他公司研發的同心杯、酒尊、陶器等文創產品獲得不錯的市場口碑,部分作品還被評為“海峽工藝精品獎”等重要獎項。
由其運營的國脈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定期組織學生、社會青年體驗傳統文化。通過體驗木板年畫、傳統手工藝、陶瓷制作等傳統藝術形式,來達到教育、傳承的目的。此外,國脈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還與開封一家企業合作建設文創基地,每年體驗人數達到15萬以上。
現階段,李翔的團隊又編寫了中國傳統文化非遺教材,這是目前全中國相對較全的非遺教材,預計不久將在全國推廣。
在鄭州市沈莊路,“茶三里”以其獨特店面風格吸引了不少路人觀望,也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參觀者。
據“茶三里”的運營者、河南省中原手造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晨介紹,8年前,他剛進入瓷器行業時,就鉆研文創產品如何創新的問題。最終,把目光聚焦在“壺”上面,由他們設計制作鈞瓷壺,不僅外觀美麗,而且在氣密性、出水流暢性等方面都精益求精。
由于格調新穎,產品創新,中原手造的代理商也越來越多,目前在河南省內的代理商就達到6家。在營銷上,馮晨把茶葉與中原壺結合在一起銷售,相互助力,互為補充,并由此創造出“青年茶生活”概念,頗受年輕人喜歡。
| 市場需要能引起共鳴的文創產品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走訪文創市場發現,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文創產品,開發模式相對簡單,大多數是簡單復制或“符號標簽”的模仿。
以大家熟知的鈞瓷、汝瓷為例,大多數產品仍是花瓶、茶具,產品創新不夠、工藝落后、競爭乏力。
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裴景嶺表示,許多上一代人被熱捧的文化藝術形式,已經與現代生活脫節,激不起當代年輕人的興趣。因此,文創產品要與時俱進,不能只停留在過去的形式上,市場需要能引起共鳴的文創產品。
據了解,目前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正在通過“傳統記憶”與“傳統美術”的宣傳,來呼吁傳承人及文創從業者在創新中保護,在傳承中發展。
裴景嶺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文創產品要具有文化主題、創意轉化、市場價值三個特點,任何一件文創產品能滿足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會有生存空間。
李翔表示,繼承傳統文化的最好方式是創新,而創新要建立在傳統的基礎上,而不是對傳統的顛覆。“現階段有許多文創產品,僅僅是玩概念,而沒有在品質上下功夫,而消費者的反應也多是失望的。”
“之所以聚焦在‘壺’上面,是因為現如今,人們的生活多會用到‘壺’。藝術要與商業結合才有市場。”馮晨表示,文創產品要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才有可能達到傳承的目的。
| 河南文創產業人才缺乏,亟待產品與市場創新
那么,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河南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可挖掘的文創產品也非常多。但河南文創產品的創新與市場的探索階段。
對此,李翔表示,文創產品的繁榮與發展,離不開生長的土壤環境。盡管河南歷史文化深厚,但是現階段文化創新的氛圍與江蘇、上海等地方相比仍有待于加強。
“文創產品的創新與市場同樣重要,沒有市場,做出來的產品就沒有價值。而市場的開發,需要專業的運營團隊。”裴景嶺講述了他在河北省蔚縣學習時的一段經歷。“一個縣城,僅靠剪紙藝術每年就有6億元的收入。除了政府支持、產品創新,還離不開專業運營人員的運作。”
根據約克動漫8月24日發布的2019年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收3669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4.48%,凈利潤203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3.3%。在203萬元的凈利潤中,其中,有175萬元來自政府補助。
近日,商務部公示了2019~2020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入選名單,初步認定335家企業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129個項目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而作為文化資源大省河南,僅有3家企業、3個項目入選。
“河南文創產業人才缺乏,不但技術工藝人才缺乏,而且還缺乏懂產品、懂市場的綜合性專業運營人才。”李翔說,去年他被鄭州市政府認定為國家級領軍人才,是唯一入選的文化產業管理運營人才,這體現出今后鄭州市對文創產業市場運營將會更加重視。
記者:王磊彬
編輯:施尚景 實習編輯 劉夢鴿
來源:大河財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