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由河南省工商聯主辦的2019河南民營企業百強發布會在鄭州舉行。建業集團榮膺“河南民營企業百強” “河南現代服務業百強” “河南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百強”三大獎項,并在社會責任百強中名列榜首。
獲三項大獎,建業現場發言弘揚四個“自信”
活動現場,建業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裁代紀玲出席并發表主題演講。她從信中國、信中原、信社會、信自己四個方面,闡述了建業集團弘揚四個“自信”,履行社會責任,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貢獻的生動實踐。
建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榮獲三大獎項,是對建業強勁的綜合實力和始終自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高度認同和肯定。扎根中原27年來,建業始終帶著強烈的社會使命感和對這片土地的熱忱,追光前行,不斷為河南人民營造豐盛、多元、繽紛的生活體驗。
據了解,自2015年開啟新藍海戰略轉型至今,“建業+”幸福生態系統已清晰呈現,地產、物業、教育、酒店、足球、商業、文旅、金融等12大板塊成果豐碩,且不斷豐盈。建業在一步步的探索與實踐中,不斷與中原城市復興、文化復興、美好生活、旅居體驗等全方位緊密連接。
深耕責任之路,27年不停歇
資料顯示,2018年,建業集團納稅54億元,連續多年稅收貢獻在河南省同行業名列前茅;堅守25年,累計投資近40億元的建業足球成為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以來唯一沒有更名、沒有更換投資人的足球隊;2018年,建業集團憑借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出色表現,入選《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2018)》,成為唯一一家以地產為主業入圍的企業,代表著全國工商聯及社會各界對其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肯定。
作為優秀的企業公民代表,“企業之于社會,如同大樹之于土壤”的社會責任理念,始終照亮建業的前行之路。27年如一日,建業以服務河南人民為福祉,用實際行動闡釋著新時代民營企業的擔當,成為河南民企履行社會責任的引領者。
據了解,致力于做中原城市化進程和社會全面進步推動者的建業集團,將繼續秉持“根植中原造福百姓”的核心價值觀,在新藍海戰略轉型的道路上矢志不渝,循道追光。同時,作為企業公民“領跑者”,將繼續高舉社會責任大旗,傳遞企業發展正能量,不斷豐富社會責任內涵,努力為中原更加出彩貢獻力量。
獲中原熱土滋養,建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作為新時代的企業家,如何踐行四信、做到兩個健康、努力作為擔當為中原共彩?代紀玲同與會者分享了建業人的四個理解——信中國、信中原、信自己、信社會。
過往三年,建業集團駛入了發展快車道,2016年銷售額210億元,2017年410億元,2018年812億元。2018年納稅54億,平均每周一個億。今年上半年,集團銷售收入達430億元,預計全年將實現銷售過千億、稅收過百億的目標。
而建業集團的跨越式發展同河南出彩成績密不可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河南生產總值從1949年的21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4.8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從50元增加到5萬元,城鎮化率從6.3%提高到51.7%,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即將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轉變。
基于對中原大地的信心和期待,當其他房企選擇去一線城市淘金時,建業選擇堅持“讓河南人民住上好房子”的企業初心,堅守河南。
代紀玲介紹了建業集團取得的一系列最新進展:國際上屢獲大獎的酒店蓋到了鄉鎮,建業的文化旅游項目直接落地村里。在老子故里周口市鹿邑縣,2017年建業集團三個項目推售2205套住宅和商鋪,全部實現“日光”,年銷售額15億。2018年安陽、周口、新鄉三個八零后區域老總給自己定下了三個一百億的目標。
“昨天的大會上,老胡說自己是河南發展的消息樹,建業的發展不是建業自己的成績,他充分說明,企業的發展要始終與祖國同步,與時代同行,與區域共進。建業這樣一個堅持省域化發展戰略、堅守河南本土發展的企業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和中原這片熱土的發展息息相關。”代紀玲說。
信有為,共出彩
多年以來,建業集團在社會責任方面的卓越貢獻有目共睹。
2018年,憑借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出色表現,建業集團入選《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2018)》。此次建業集團榮登河南省民營企業社會責任100強榜首,不僅體現了建業集團赤誠的責任情懷和有擔當的企業公民形象,也足以看出全國工商聯、省聯及社會各界對建業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肯定。
代紀玲回顧,從最初胡葆森董事長個人的本源人文公益基金,向鄭州大學捐贈一個億,到今年新增加的建業卓越教育基金一個億。從一個個綠色基地,以產業帶動助力脫貧攻堅,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本到幫助280多種中原傳統小吃做大做強從小買賣做成大生意。從因愛而戰公益足球賽65個受捐學校、超過10萬孩子受益,到自己員工的親情救助基金和建業公益日全員公益日。
以上種種,皆出于建業人堅守的信條:企業之于社會就如同大樹之于土壤,大樹給土壤越多養料,土壤就會給大樹更多滋養。
代紀玲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調研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中原更加出彩,中原出彩需要民營企業增光添彩,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建業集團將和更多的民營企業一道,信有為,共出彩。”
記者:賈永標 劉謨 文 朱哲 攝影
編輯:熊子文 實習編輯 李英旋
來源:大河報·大河財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