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迎著朝霞,伴著悠揚曼妙的樂曲,鄭州市中原區伊河路小學南校區350多名一年級新生走過“入泮禮”花門,邁出了小學生涯的第一步。這些孩子將在父母師長的祝福和期待下,開啟人生成長歷程中最重要時刻,成為一名真正的小學生了。
古式傳統“入泮禮”儀式,伊河路小學南校區已經連續舉行了五年,活動形式被市內多家學校學習沿用,成為各個學校新生入學第一課最有效的德育活動。
在以往的基礎上,今年的儀式將中華傳統“入泮禮”中的正衣冠、明志向、拜師禮、開心智、誦經典等環節,一一進行;還在儀式上進行家校互相承諾,搭建互信橋梁;儀式上全體師生家長共唱《我愛你,中國》,歌唱偉大祖國……讓新入校的孩童們經歷各個環節的洗禮,將中華傳統文化根植于心,讓他們知曉中華禮儀,傳承中華文化,根植家國情懷。
古人有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入泮禮”的第一步就是“正衣冠”。在這個環節里,孩子們先“自正”“互正”衣冠,再由老師依次為他們整理好衣冠。
“咚咚咚!”伊河路小學南校區教導處副主任褚瑞潔帶領孩童們“擊鼓明志”,寓意孩子自此目明耳聰、茅塞頓開。
中華民族歷來尊師重教,舊時入學,學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師孔子神位。在活動的“拜師禮”環節,各位一年級新生和家長把右手放于胸前,向全體教師行拜師禮,表達對老師的尊重。禮畢,一年級全體任課教師也將雙手放于胸前,鞠躬回禮,表達決心。
因“痣”與“智”諧音,所以老師們逐一在同學們的眉心中間處點一紅點,希望大家在日后的學習中能夠一點就通,也寓意孩子們從此開啟智慧,眼明心亮。
“啟蒙描紅”亦可稱為“開筆寫字”。孩子們在伊河路小學副校長李莉的指導下,寫下一個“人”字。隨后,全體學生家長起立,共同宣誓: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為孩子成為健康的社會人承擔自己的責任。
儀式上,全體新生齊聲吟唱《弟子規》和《二十四節氣歌》郎朗的童聲在校園上空久久回蕩。有國才有家,根植愛國主義情懷也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在儀式的最后,全體師生和家長齊聲唱響《我愛你,中國》,嘹亮歌聲響徹校園……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入泮宮,出府學,上青云路”,別樣的開學典禮,一樣的傳承情懷,學校負責人表示,伊河路小學南校區通過莊重的儀式,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承,相信孩子們一定能夠健康自律,自主學習,快樂成長。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