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肺癌,人們談之色變。
憂的是它出現的悄無聲息,怕的是它無法痊愈,病情發展太快,往往將人們推入人財兩空的悲痛深淵。
但如今,治療方式、手段以及藥物的層出不窮,讓肺癌慢慢成為一種“慢性病”,而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的出現,更是讓肺癌患者少跑腿、少花錢,同時又能治得好病。
【成立】
構筑全方位管理、診療模式,讓患者省錢省時間又獲大咖診治
作為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肺癌一直都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特別是其發病的悄無聲息等特點,讓許多患者面臨誤診、漏診的情況,甚至要穿梭于不同科室間,浪費寶貴的救治時間,也增加了治療費用。
如何做才能最大化挽救肺癌患者的生命,減輕他們的痛苦和經濟壓力呢?成立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就是個很好的選擇,而日前,河南首家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在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落戶了。
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有何優勢?它究竟能帶給肺癌患者哪些便利?
據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楊永國教授介紹,傳統的診療模式較“分散”,不僅浪費患者的治療時間,還會增加治療費用。而該中心是多學科協作的創新模式,覆蓋診前、診中、診后各個環節,患者能夠獲得綜合性、個性化的治療,以及全方位的管理和照護。
比如,篩查診斷方面,該院已引入人工智能系統,幫助篩查早期肺癌、跟進隨訪;診中,該院依托多學科會診中心,每周三開展多學科會診,為單一科室無法診治的疑難病例,制定針對性的診療方案,基層患者則可以通過遠程會診,享受同質的診療服務;診后,通過線下、線上多種形式,為患者提供康復指導與關愛活動,當然,還有專人負責對患者進行隨訪。
【現狀】
優質的抗癌藥物已滿足不了肺癌患者需要,藥、診要實現“同質化”
為提升抗癌藥可及性,國家通過加快創新藥物審批上市、醫保目錄更新、“4+7”帶量采購等政策、手段,讓更多基層患者得以享受質優價廉的藥品。例如,在“4+7”試點城市,患者每月僅需幾百元,就能用到經典原研一代肺癌靶向藥——吉非替尼。
隨著帶量采購規模的擴大,未來,還會有更多肺癌患者獲益于質優價廉的藥品,可是,據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胸外科一區主任郭金成教授介紹,如今,患者需要的已不僅僅是優質的藥物,對他們來說,貫穿預防、篩查、診斷、治療、康復等疾病全周期的解決方案同樣重要,也因此,肺癌診療要不斷實現創新與突破,要從單打獨斗變為多方協作。
而以患者為中心的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成立,將為普通患者提供多科室協作,對肺癌進行綜合治療的“VIP”服務,使肺癌的診療更加趨于標準化、一體化,在為患者節省治療費用的同時,爭取到更多治療時間。
“從另一方面來說,通過‘緊密’和‘共贏’的上下級醫院合作模式,也將有效地下沉優勢醫療資源,實現同質化醫療。”郭金成說。
【意義】
肺癌成為“慢性病”,讓肺癌患者活得更長、活得更好成目標
據河南省醫學會胸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趙松教授介紹,從手術、化療、放療到靶向治療,再到新興的免疫治療,肺癌的治療手段和創新藥物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跨過5年生存期,肺癌也慢慢成為一種“慢性病”。
如此一來,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標準化的全病程管理體系,助力肺癌患者活得更長、活得更好,就成為醫務人員接下來的工作目標,而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成立也是基于此目的。
“未來,將持續開展系列互訪活動,擴大影響范圍,帶動學科發展。”他說。
談到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成立的意義,河南省抗癌協會代理理事長張水軍教授表示,此次啟動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將著眼于簡化患者的就診路徑,統籌多學科,為患者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診療服務,并幫助節約時間和治療成本。
對醫院而言,可以提高診療效率,加強相關科室間的學科建設,以及各級醫療機構間的協作和交流。對國家而言,該中心的成立,不僅能夠提高患者健康水平、降低社會醫療成本,還充分踐行了國家醫聯體建設精神,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我們期望通過醫院自身的資源優勢和創新模式,將該中心打造成焦作區域的標桿示范。”對于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成立后的打算,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楊永國教授如是說道。
編輯:熊子文 實習編輯 李英旋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