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市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全家人都在家里,結果卻收到快遞小哥短信提醒:您的快遞已幫您放入樓下快遞柜,請注意查收。部分快遞員過分依賴快遞柜、智能快遞柜淪為“甩手柜”,這讓不少市民頗有微詞。不過今年10月1日起,《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將正式實施,根據規定,未來你的快遞放哪兒、怎么派送,由你說了算。
問題丨接不到派送電話,快遞柜成了快遞小哥的“甩手柜”
9月28日,鄭州東區CBD傳媒大廈,正在公司加班的郭小姐突然接到了菜鳥裹裹發來的信息提示:您有一個快遞在豐巢柜里等您來取哦。信息內還包括運單號、快遞員手機、快遞公司申通快遞以及取件地址——鄭州東區CBD傳媒大廈一樓豐巢快遞柜。
“明明我就在公司,快遞員本來可以送上樓的,怎么連個電話都不打就直接放進快遞柜了。”由于該快遞是她購買的辦公用品,需要在工位使用,所以,郭小姐對快遞小哥隨意處置快遞又不提前溝通的行為很不滿意。
家住金水區聶莊小區的王先生也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但他最擔心的是不打招呼就把快遞放在驛站。“能放進快遞柜的快遞一般體積不大,一般比較好拿,最怕的是買了大件放在了驛站,不但要穿越好幾棟樓到驛站取,還要自己搬上樓,最后100米距離的服務快遞小哥直接省了。”王先生對快遞員的行為表示不解,“難道送貨上門不是應該的嗎”?
對于類似郭小姐和王先生的遭遇,在網上早已議論不斷,對快遞員不打電話直接放快遞柜的抱怨此起彼伏。對于吐槽,快遞小哥也覺得無奈。
目前,快遞行業競爭日漸激烈,部分頭部快遞企業通過降低快遞費提高營收。這一方面壓縮了企業的盈利空間,也導致末端派送快遞小哥派送費逐漸下滑。有快遞小哥向記者抱怨,快遞件量大的時候,每個快遞員每天的派件量可能高達350票,挨個打電話詢問收件人來決定快遞投放地點并不現實。
與巨大的工作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快遞小哥收入的下滑。快遞員小王稱:“每個快遞的派件費是1~2元錢,如果每個快遞都打電話,那電話費也是不小的成本;如果放在快遞柜里,根據快件體積,又會收0.3~07元不等的寄存費;對于大件或生鮮等不適合放快遞柜的物品,只能提前聯系收件人,詢問是否在家,約定時間再送貨上門。”
新規丨快遞新規十一起實施,快遞入柜前需經收件人同意
部分快遞員過分依賴快遞柜、智能快遞柜淪為快遞員的“甩手柜”的問題或將從今年10月1日起得到解決。
為規范使用快遞柜,由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根據規定,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當征得收件人同意。收件人不同意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的,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應當按照快遞服務合同約定的名址提供投遞服務。寄件人交寄物品時指定智能快件箱作為投遞地址的除外。
快遞新規對于智能快遞柜的使用做出了詳細的規定,面對這一快遞行業較為常見的違規投遞現象,快遞企業又是如何看待的?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了部分快遞公司相關負責人。
中通快遞河南省公司網絡經理姚松強表示,已經對快遞員進行多次培訓,只有電話通知收件人并獲得收件人允許,才能將快遞放在第三方智能快遞柜或者快遞驛站,否則就必須將快遞送上門。圓通速遞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公司已經在積極落實新規條例,對于部分收件人投訴快遞員將快遞入柜卻不征求意見的情況,將對相關快遞員進行處罰和培訓。
這一新規的出臺,倒逼快遞企業規范服務流程、提高配送質量。但以后收件人再遇到類似情況該如何處理?河南國基律師事務所律師賀璐璐認為,違規將快遞入柜卻不通知收件人的行為屬于違約行為,收件人有權向快遞公司進行投訴;如果因快遞員未提前溝通造成快遞丟失,可以要求快遞公司進行等額賠償;此外,收件人也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選擇信譽較好的快遞公司。
趨勢丨未來,快遞攬件、派發或由末端社區驛站和快遞柜代替
快遞究竟是當面交付還是放入快遞柜,核心其實是快遞最后100米的配送方式問題,它關系到就是是快遞員送件上門還是收件人主動去取。但無論何種情況,提前的派送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未來快遞將轉型為‘快遞+’,也就是快遞服務共享時代,社區驛站將肩負起末端快遞的派送工作。”姚松強認為,為了解決快遞最后100米派送問題,快遞公司與社區驛站合作會是未來快遞行業的大趨勢。
據記者了解,該模式在杭州等國內其他城市已有成功案例,社區驛站不僅配送快遞,還可以配送醬油醋、生鮮、糧油等生活物品。
有業內人士認為,快遞新規明確規范了快遞員的操作流程,嚴格限制快遞員過度依賴快遞柜的行為,倒逼快遞行業改革,規范送快遞上門。對于快遞企業來說,這是一次加強行業自律、提升服務質量的契機,只有加強對快遞加盟商以及快遞員的溝通與管理,才能讓快遞網點更穩固,才能真正破解快遞最后100米的派送難題。
記者:丁洋濤
編輯:吉倩倩 實習編輯 吳冰
來源:大河財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