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市場魚龍混雜,很多消費者表示“真的是防不勝防”,你中過招嗎?沒有專業珠寶鑒定儀器的你,會看珠寶鑒定證書嗎?
10月10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公眾開放日”活動中,邀請了業內相關專家,為市民講解玉石鑒定、保養常識,免費提供珠寶鑒定活動。
高價購買的冰種翡翠 居然是玻璃
活動現場,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市面上的翡翠分為四種分別是:
翡翠(A貨),此品種是純天然玉石,價格較貴;
翡翠(B貨),此品種是經化學漂白再充填樹脂的玉器,價格較便宜;
(圖說:B貨翡翠)
翡翠(B+C貨),這種翡翠顏色較差,加溫至110攝氏度時放在鉻鹽溶液中浸泡一二天,使鉻鹽滲透進玉料裂縫中達到染色效果。初看時晶瑩剔透,一二年后就會褪色,價格物美價廉,但沒有收藏價值;
仿翡翠,此品種多由玻璃、染色石英巖制成。
(圖說:仿翡翠,染色石英巖)
(圖說:仿翡翠,玻璃制品)
河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國家玉石金銀飾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劉楠介紹,“目前市面上B+C貨翡翠較多,B貨翡翠的綠色是天然的、原來就有的。但是,若在制作B貨過程中灌注的不是無色的膠,而是帶色的膠,這就成為B+C貨翡翠了。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讓那些成色較差的天然翡翠變得翠綠起來,以提高其售價。”
B+C貨翡翠
如何巧用珠寶鑒定證書辨真假?
?沒有專業珠寶鑒定儀器、缺乏相關專業知識的消費者,難道只能充當專業造假機構眼中,待宰的小肥羊?
(圖說:專家正在現場鑒定珠寶)
劉楠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消費者應該優先選擇國家級鑒定中心,例如,國家玉石金銀飾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它是由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籌建成立的。當然,也可選擇省市場監管局下的直屬檢驗機構,這類機構,人員固定、設備先進、檢測項目全、政府投入高。而市面上的民營鑒定機構,基本上都是盈利性質的。”
圖說:現場有專業的儀器鑒定珠寶的真假
劉楠拿出資料介紹道,消費者在看鑒定證書時,一定要注意證書上是否印有CNAS(實驗室認可)、CMA(計量認證)和CAL(審查認可)標志,如果對標志的真假還有疑問的話,可以撥打鑒定證書上的機構電話,要求調出資料,進行編號查詢。
編輯:華麗娟 實習生 王紅春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