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搖籃——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北京發布了我國運載火箭新系列——“龍”系列運載火箭的研制計劃和未來發射計劃。 新系列“龍”運載火箭有何特點?和長征系列火箭有何不同?未來它又將主要承載什么樣的發射任務?
“龍”系列是航天科技集團繼“長征”系列后推出的又一運載火箭系列。目前,“龍”系列產品規劃為“捷龍”固體運載火箭系列和“騰龍”液體運載火箭系列兩大類。
“捷龍”系列包括“捷龍”一號、“捷龍”二號、“捷龍”三號三型固體運載火箭,以及“捷龍”亞軌道運載器。“捷龍”系列具有“高性價比、高可靠、快履約、快發射”的特點。該系列中的首個型號“捷龍”一號已經在2019年8月17日首飛成功。
“騰龍”系列液體運載火箭目前規劃的“騰龍”一號為采用無毒無污染液體推進劑的中型運載火箭,500km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3噸,未來設計有芯級可重復使用能力,主要承擔星座組網的發射服務。
“龍”系列運載火箭能夠滿足當前國內外絕大部分商業衛星的發射需求,還可針對不同的發射需求,提供星箭地一體化在軌交付、海上發射等航天發射服務。
“龍”系列運載火箭:大膽創新面向商業航天
此次發布的“龍”系列運載火箭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主要面向商業航天發射。這對于承擔國家幾乎所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的“航天國家隊”來說,要打造新型的商業火箭系列,必須通過技術創新加體制創新,以全面市場化的運營方式應對商業航天的需求及挑戰。
長征系列火箭幾乎承擔了所有的重大航天發射任務,安全可靠是長征系列火箭的首要任務。然而,對于需求龐大的商業航天發射來說,高性價比、準備周期短等方面的因素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對于航天國家隊來說,大膽創新是“龍”系列運載火箭在研制過程當中最為突出的特點。
采用商業化模式,打開市場,讓更多的民間配套企業參與進來,大大加快了商業火箭的研制步伐。拿已經首飛成功的捷龍一號火箭來說,它從開始研制到首飛只用了不到18個月的時間,是我國研制周期最短的火箭之一。項目研制經費也只有正常型號的1/6。通過社會化資源配置,選取價價格最優的和性能最好的產品,這樣既控制了成本、縮短了研制周期、又能夠保證火箭的可靠性。
“航天國家隊”進入商業航天市場
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作為擁有成熟技術的中國航天“國家隊”,為什么要進入商業航天領域?對于我國目前的商業航天而言,這條龍的入場,會帶來怎樣的變化和影響?
數據顯示,近年來全球航天產業每年都以6-7%的速度快速增長,2018年全球航天業總產值近4000億美元,其中商業航天收入約占總量的80%。據測算,未來十年,中國商業航天的市場有將有8000億元的規模。
商業航天市場需求龐大,遙感衛星、通信衛星、科學探測器等航天器種類繁多,發射需求也各不相同,不是單單哪一型火箭就能夠“通吃”。“航天國家隊”此次打造“龍”系列火箭入場商業航天,就是要一改“國家發射任務”的傳統模式,將“國家隊”的技術支撐加上社會資本的投入將形成合力,為商業航天發射市場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