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平穩、持續向好”,10月22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省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王作成,給出了我省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的關鍵詞。
據了解,今年前三季度,我省GDP增長7.4%,與去年同期持平,增長速度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2%。
總體
前三季度,我省GDP增長7.4%,經濟指標繼續保持全國領先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增長7.4%。”發布會上,王作成表示,這個增長速度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
7.4%的增長速度在全國處于什么樣的地位?省統計局副局長趙德友說出了答案,他表示,從全省情況看,7.4%的增速與去年同期持平,繼續運行在2018年以來7.4%—7.9%的增長區間,居全國領先水平。
除了GDP,我省各項生產也呈現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9%,高于全國2.3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高于全國1個百分點;農業生產穩步增長,糧食總產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前三季度,我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4%,高于全國4.3個百分點,居全國第4位。前8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2.2%、同比提高16.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位,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盈利面達80%。
同時,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2%,高于全國2.8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高于全國2.2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4位;進出口總值達3667.2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總量居中部六省第1位。
物價也是大家十分關心的問題,趙德友表示,從物價水平看,雖然近期豬肉等食品價格上漲較快,但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增長2.5%左右,與全國漲幅持平,總體基本保持溫和上漲;工業品價格保持平穩,前三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增長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增長1.2%。
民生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9%
穩就業是 “六穩”工作之首,前三季度,河南在這方面表現咋樣?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李甄稱,1—9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02.84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93.49%,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省城鎮登記失業率2.93%,繼續保持低位運行,穩定在合理區間。
失業人員再就業27.44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9.85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2.06萬人,新增返鄉下鄉就業17.18萬人、總量累計141.3萬人。
今年,我省高校畢業生總量61.3萬人,截至9月底,畢業生總體就業率74.14%。
此外,扶貧、環境等領域,一直是大家很關注的話題。
發布會上,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我省加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力度,金融扶貧、產業扶貧等各項政策有效落實,前三季度,全省扶貧小額貸款累計發放25.6億元,實施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產業扶貧項目6645個,擬退出的14個貧困縣脫貧工作進展順利。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面啟動了三散污染專項治理,新關停煤電機組24.8萬千瓦,完成工業企業深度治理項目1.85萬個,完成“雙替代”取暖133萬戶,5月份以來全省PM2.5月均濃度連續5個月達到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在居民收入方面,前三季度,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0.1個百分點。其中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6%,高于城鎮居民增速2.2個百分點。
企業
1—9月份,我省每天新登記企業1145家
讓企業“走出去”,對促進城市的對外開放至關重要。今年,7月24日,省委省政府還召開了歷史上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全省對外開放大會。
發布會上,王作成還公布這樣一組數據,在穩外貿增外資促外經政策引導下,我省企業加快市場結構、產能結構、品種結構調整。前三季度,全省外貿企業中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8007家、同比增加971家,與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合作潛力持續釋放,進出口分別增長14.4%、7.7%、16.7%和11.8%;市場主體活力彰顯。
另據省商務廳廳長張延明介紹,今年前9個月,我省進出口、出口分別居全國第12位、第10位,比前8個月均前移2位,居中部6省均為第1位。18個省轄市中14個為正增長,開封、駐馬店、商丘、三門峽、濮陽增速超過25%。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實施減稅降費、深入開展營商環境評價,我省營造了便利高效的政務環境、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市場活力不斷釋放。
前8個月全省實現減稅降費564億元,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均達到90%以上,“最多跑一次”實現率超過77%,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16.19萬戶、增長23.4%,其中新登記各類企業31.25萬戶、增長24.4%,日均新登記企業達到1145戶。前三季度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同比分別提高3.8個和0.6個百分點。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4%,高于全國4.3個百分點,居全國第4位。其中稅收收入增長6.6%,扣除減稅因素同口徑分別增長16%和18%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10.8%,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超過75%。企業增效。前8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2.2%、同比提高16.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位,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盈利面達80%。
產業
強筋、弱筋小麥,優質花生面積居全國第一
城市若要持續發展,離不開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
據介紹,我省產業結構加快調整,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目標的轉型發展攻堅成效初顯。
工業結構持續優化,裝備制造、食品加工、新型材料、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等五大產業占全省規上工業比重達43.8%,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熱軋窄鋼帶、熱軋薄板分別增長135.6%、26.1%,鋁板材、鋁型材分別增長18.2%、14.8%,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分別增長102.2%、49.6%。
農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林果、優質草畜占比持續提高,強筋、弱筋小麥發展到1204萬畝,優質花生擴大到2300萬畝,兩者面積均居全國第1位,禽蛋奶類產量和蔬菜林果面積穩定增加,預計全年水果產量達到930萬噸。
工業投資、民間投資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前三季度分別增長7.5%、5.7%,比上半年均提高1.9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64.6%,占工業投資比重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消費渠道加快拓展,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23.1%,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
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1.3%、持續高于城鎮市場;外貿中產業鏈較長、增值率較高的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7.2%,占同期外貿總值的比重達39.7%。
通過三年國企改革攻堅,我省1124家“僵尸企業”得到妥善處置,國有企業組織結構不斷優化調整,競爭力明顯增強,前三季度省管企業利潤增長18.6%,同比提高16.8個百分點。
編輯:吉倩倩 見習編輯 劉夢鴿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