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近期可謂是動作不斷,“馬力十足”。
10月23日有消息稱,微信支付悄然上線了名為“允許通過手機號向我轉賬”的新功能,目前僅部分用戶可見。10月24日,微信支付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確認了消息的真實性,并表示“目前正在灰度測試階段。”
“微信此舉更多是補足與支付寶的體驗差異。”中國支付網創始人劉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span>
微信支付
新增手機號轉賬功能
所謂灰度測試,是指在某項產品或應用正式發布前,選擇特定人群試用,逐步擴大試用者數量,以便及時發現和糾正其中的問題。
《證券日報》記者點開微信后看見,在首頁右上角的收付款頁面下,之前的”向銀行卡轉賬“變為“向銀行卡或手機號轉賬”。
微信支付相關負責人對該項功能進行了解釋說明,他表示,“該項功能需要開啟允許他人通過手機號向我轉賬,并輸入對方的手機號,即可向對方的微信支付賬戶轉賬,收到的錢將存入零錢。”
《證券日報》記者對該項功能親測發現,目前手機號轉賬入口較深,需要打開微信界面依次點擊“我”-“支付”-“右上角……”-“允許通過手機號向我轉賬”,開啟開關。在向他人手機號轉賬時,對方也需先開通“允許通過手機號向我轉賬”開關。
“此番上線手機號直接轉賬,更應重視收款人信息的驗證功能,確保達成付款人的真實付款意圖,以免給消費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劉剛認為。
同時,記者也對銀行的手機號碼轉賬功能進行測試,發現相對便捷。不需要開通相關功能,只需輸入對方手機號,即可完成轉賬。
“微信的手機賬號支付僅能在微信支付內進行,資金將進入微信的“零錢”中,相當于資金在微信支付的支付賬戶內流轉,對于微信沉淀用戶資金,并向理財通等金融服務引流具有一定幫助。”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微信支付已經上線多個功能,可謂動作頻頻。其中包括“支付分”功能及“銀行儲蓄”功能。
據了解,微信支付分是根據用戶個人身份特質、支付行為、守約歷史等情況進行綜合計算的分值,每個人所獲得的分數不同,該功能主要用于提供與螞蟻金服的芝麻信用類似的信用服務,目前微信支付分已覆蓋充電寶免押金租借等服務場景。
“微信近期上線或內測的一系列產品,是對現有產品體系的補充,完善產品布局。”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已有173家銀行
支持通過手機號碼轉賬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用手機號轉賬并非是新的轉賬方式,目前已有多家銀行支持手機號轉賬的方式,且支付寶在很久之前,就已經開通此種轉賬方式。
2019年8月28日,央行清算總中心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提升跨行支付服務水平,便利客戶支付體驗,依托網銀系統聯合銀行機構,推出了通過提供接收人手機號碼自動關聯銀行卡號完成跨行支付業務的“手機號碼支付”業務。
央行清算總中心公告顯示,“手機號碼支付”功能面向個人客戶提供,客戶通過開戶銀行的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銀行柜面等渠道進行開通。目前,各銀行機構的“手機號碼支付”正在陸續開通中。
根據央行清算總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28日,開通手機號碼支付業務的銀行為173家。
“從便捷角度看,相比于銀行賬戶轉賬,手機號轉賬更具優勢;從安全角度看,在微信端使用手機號轉賬的前提是開通微信支付,而微信支付作為一種支付賬戶同樣是需要實名制,并進行相應的三要素或四要素驗證,安全方面具有保證。”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見習編輯:吳冰 實習生 張惟一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