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今年以來前兩大規模MLF到期時央行的操作。一次是7月23日MLF到期量5020億元,彼時央行開展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操作2977億元,并開展MLF操作2000億元,兩項操作合計4977億元,與當日MLF到期量基本相當。
另一次是6月6日MLF到期量4630億元,彼時,為對沖MLF和逆回購到期、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在對當日到期的MLF等量續作的基礎上,對中小銀行開展增量操作,總操作量5000億元。
今日4035億元的到期量,僅次于上面提及的7月23日和6月6日。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員明明認為,考慮到到期量比較大的因素,央行應該會續作MLF,保持流動性平穩運行。
那么,數量上,此次有沒有可能重現6月時的增量操作?手法上,有沒有可能重現7月時的“組合拳”?
明明認為,總體來看,11月流動性供需比較均衡,央行沒有必要超量或者縮量供給。因此,他預計央行基本上會保持等量續作,不排除略多幾十億元或者略少幾十億元。
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11月5日央行有三種操作模式的可能:一是 “MLF+TMLF”組合操作;二是“MLF續作+利率下調”;三是“MLF續作+利率不變”。
在上述三種模式中,王一峰更傾向于第一種模式,即央行可采取“MLF+TMLF”組合工具對沖當日4035億元MLF到期,其中TMLF占比高于MLF,MLF價格保持不變。
王一峰認為,這種組合操作平滑性更強。在當前豬肉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通脹壓力較大,若直接下調MLF利率可能進一步加劇通脹預期,進而加劇央行貨幣政策調控成本。由于TMLF價格較MLF價格優惠15BP,在MLF到期之際采用“MLF+TMLF”的組合工具,既可以對沖MLF到期對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的影響,也有助于降低商業銀行負債成本,引導11月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
明明也認為,年內受通脹上行壓力的制約,貨幣政策可能會保持觀望,價格政策應該會保留到明年,所以此次MLF操作利率可能不會調整。
此前,因為LPR形成機制改革為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利率)加點形成,故市場對于MLF利率的變化情況頗為關注。但是8月26日、9月17日、10月16日的三次MLF投放中,利率均維持3.3%不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指出,MLF利率本身取決于央行通過招標方式投放流動性形成的市場化招標結果,受到流動性的影響。
來源:上海證券報
見習編輯: 熊子文 張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