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宋紅勝 通訊員 李超 任建波 文/圖
11月5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位于新鄉市平原示范區橋北鄉李濤莊的和鑫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首先看到的,就是大片的鵝群。
“我們養的鵝70天就出欄了,現在大概有5000多只,銷路很好。”和鑫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西勇說,養鵝只是他的“副業”,種植綠葉蔬菜才是“主業”。2015年,他流轉了200多畝土地,建起了70多座蔬菜大棚,其余面積為露天種植。
王西勇說,該合作社只要種植生菜、菠菜、小白菜等綠葉蔬菜,每天6千斤的蔬菜從這里運往超市、學校、菜市場等。“我們的菜經鄭州毛莊菜市場,有一半被丹尼斯超市收購。”王西勇說,春節剛過的時候是高產期,每天產量可達1萬斤。“養鵝的初衷,純粹是解決清理掉的菜葉的問題,沒想到越養越多。”
該合作社還解決了附近村民40多人的就業問題。這些人大多為50歲以上的留守老人,其中17人是貧困戶。“從家里到這里騎車就10分鐘的路程,,每個月還能拿2500元的工資,我今年一定能脫貧!”在這里工作的貧困戶王交見說。
編輯:吉倩倩
來源:河南商報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