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司共計帶貧129戶,其中務工直接帶貧44戶,土地流轉帶貧35戶,收益分配帶貧50戶……”11月12日,在全省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示范培訓班(北部片區)上,衛輝市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李宏軍的發言引起與會人員的關注。
2016年,李宏軍響應政府號召,毅然放棄在外企的工作,返鄉創業搞起了“經濟作物高效栽培”。“我的農莊”主要以葡萄種植為主,建有精品采摘區、觀光游覽區、休閑娛樂區、農家生活體驗區。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以占地100多畝的園區作為公司對外展示產品和形象的窗口,為加盟貧困戶、周邊農戶提供優質樣本和技術服務,同時與農戶進行捆綁式銷售,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已成為我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助推產業扶貧、提升增收動能的一個重要抓手。”據衛輝市委書記梁常運介紹,該市按照“先富幫后富”的基本理念,統籌抓好“選、培、育、帶”四個環節,通過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和強有力的政策扶持,培養出了一大批創業能成功、帶動有成效的致富帶頭人,示范引領、帶貧致富的效果日益顯現。
在“選”字上拓寬廣度——在“選”的問題上,衛輝市堅持政治標準和帶貧能力并舉,遴選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實在人、經濟上的領路人,累計有87名基層干部、293名小微企業主、55名返鄉回村創業人士、241名鄉村能人和“土專家”入選致富帶頭人培育對象。
在“培”字上突出強度——“選”出培育對象后,衛輝市根據當地主導產業、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方向,本著“因需定培、缺啥補啥”的原則開展精準培育。目前全市已建立的186個培訓基地中,農業種植類125個,養殖類15個,加工業類31個,服務業類10個,電子商務類5個。
在“育”字上體現溫度——該市多措并舉,讓致富帶頭人在能力上有提升、經濟上有收獲、精神上得榮譽、社會上有地位,不斷增強帶頭致富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加大獎補政策落實力度,累計兌現各類獎補扶持資金5726萬元;加大對致富帶頭人創業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累計發放金融信貸資金46632萬元等。
在“帶”字上提升精度——按照“短線保脫貧、中線能致富、長線可持續”的發展思路,支持致富帶頭人發展特色種養、鄉村旅游、特色加工、電子商務等產業,逐步探索建立起創業致富帶頭人和貧困群眾“共同參與、緊密聯系、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帶貧減貧利益聯結機制。
截至目前,衛輝市已培育致富帶頭人676名,實現創業491人,致富帶頭人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貧項目66個,開辦帶貧加工企業31個,領辦農業示范園59個,發展鄉級電商服務站4個、村級服務網點331個,直接帶動3458戶貧困戶增收并實現穩定脫貧。
來源:河南商報
見習編輯:吳冰 張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