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據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將在香港發售5億普通股,另有15%超額配售權,以目前阿里巴巴ADR價格為 186.97美元、按1ADR相當于8股普通股計,阿里巴巴在香港最多集資約134億美元(約1052億港元)。此次發行阿里不設基石投資者。
數據公司refinitive指出,即使集資額為下限100億美元,已足以讓港交所蟬聯新股集資王。
另據時報君從香港某券商人士處獲悉,不少投資機構對阿里巴巴回港上市表現出很大興趣,目前已有五家本港券商一共為阿里預留560億港元?展額。
截至11月12日收盤,阿里巴巴美股報186.97美元,總市值486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4萬億元。
阿里回港上市通過聆訊,定價或每股167港元左右
11月12日,阿里巴巴通過來港第二上市的聆訊,最快將于明日招股。
時報君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阿里巴巴此次香港上市募資額在100億-150億美元,每ADR定價180美元左右,阿里愿意以目前其美股股價折讓4%進行詢價,但有不少機構仍然希望拿到最低折扣10%。因此,阿里方面最終可能會將折讓調整至5%,股價將在11月20日確定,然后11月25日正式上市交易。
11月13日,阿里巴巴提交上市招股書,招股書稱募資用途將用于驅動用戶增長及提升參與度,繼續在數字經濟體中拓展并提供廣泛的產品和服務。例如通過即時配送和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餓了么和線上旅游平臺飛豬繼續拓展和提升生活服務等。
其次,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營運效率。
第三,持續創新,助力新商業模式。
此外,阿里巴巴在提交港交所的上市申請文件中表示,馬云已向董事會確認,他打算逐步減少和限制自己在螞蟻金服的經濟利益。
今年7月15日,阿里巴巴發布公告稱,擬將普通股數量從現在的40億股擴大至320億股,即股份1拆8,若算上折扣價5%,按照11月12日收盤價186美元計算,阿里巴巴香港上市股票預計在每股167港元(186*0.95/8*7.8)左右。
耀才證券相關負責人向時報君表示,會參與阿里巴巴股票認購。不過他也表示,對于小型機構投資者來說,想要拿到阿里巴巴的額度非常難,因為保薦人中金公司拿了大部分貨源。
時報君從香港某券商人士處獲悉,輝立、信誠、耀才、富途及時富5家券商合共為阿里預留560億港元?展額。輝立證券預留金額最多,約200億港元,信誠證券預留140億港元,耀才證券預留100億港元,時富證券預留20億港元,富途證券預留100億港元。
除了保薦人中金及瑞信外,阿里亦增聘花旗、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加入承銷團,并已邀請其他歐資及中資行加入擔任賬簿管理人,中資行工、建、農、中四大內銀旗下的投行將協助阿里上市。
港交所與阿里雙贏
據Refintiv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中旬,今年香港IPO集資額約1443億港元,暫時落后于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倘若今次阿里趕在年尾壓軸登場,有望助港交所反超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問鼎全球集資王。
不僅如此,阿里回歸也有望推高港交所日均成交量。花旗發表報告稱,若市場對阿里巴巴的興趣與騰訊相當,港交所的日均成交量有望增加10%-15%。
根據銀河國際報告估計,一旦阿里巴巴香港上市成功,掛牌初期或為港交所增加5.14億至17億港元的日均成交額,這將直接提升港交所的營收,此前阿里巴巴3個月平均日成交額為26億美元,大概是騰訊的3倍。中期來看,如果其在美股的三分之一成交額流入港股,那么阿里在港股的日均成交額將達到68億港元,占港股市場2018年日均成交額的6.3%。
從阿里角度來講,雖然阿里并不缺錢,但香港上市意味著其能進一步完善融資渠道,提高流動性,避免陷入被動。
此外,阿里來港上市也可能獲得更高估值。由于內地投資者對互聯網股票有較大興趣,滬深港通開通以后,南下資金持續流入騰訊。從市盈率上來看,盡管騰訊股價相較年初有所回落,但目前市盈率仍達28倍,反觀阿里今年以來股價上升近四成,目前市盈率僅為22.6倍。
10月18日晚間,滬深港三地交易所發布公告,明確了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股票的首次納入條件,修訂后的《實施辦法》已于10月28日施行。這也意味著在港上市后,阿里港股可能被納入互聯互通股票名單中,內地投資者可通過互聯互通機制購買阿里股票,短期內也能為阿里帶來增量資金。
此外,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阿里巴巴香港發行的股份可在美國市場買賣,反之亦然,令投資者幾乎做到了24小時投資。這也是阿里巴巴回港上市的考慮之一。
“雙11”能否為阿里估值拉票?
此次阿里回港上市,與騰訊在香港“會師”,投資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已經把電商生意做到了中國第一的阿里,未來還有哪些增長空間?這是關系到資本市場給予其估值的關鍵因素。
11月11日,天貓雙11活動開啟同時,阿里巴巴正式在香港接受投資者認購的消息傳來,有分析師認為,阿里此舉也是為了讓投資者直觀了解這家互聯網公司的增長動力及未來的發展空間,能夠在管理層全球路演詢價環節有更多的話語權,爭取更高的估值。
今年天貓雙11購物節,再次打破往年記錄,確實讓更多人看到了國內驚人的消費力。
96秒成交額超過100億元;
凌晨1點03分59秒,成交額突破1000億;
下午2點21分27秒,成交額突破2000億,用時較2018年同期縮短8個小時;
截至11日24點,最終實現成交額達2684億元。
回顧2009-2019年,天貓雙11成交額每年都在創造新高,從最初的0.5億元巨幅增長至2684億元,其背后是阿里準確把握了當前電商發展趨勢。
比如在人口紅利消退時,中國互聯網產業開始進入下半場,此時阿里通過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幫助商家去觸達5億下沉市場用戶,通過數據和技術支持,從生產階段就給予商家更容易產出適銷對路的商品;在銷售階段,通過算法幫助商品精準地觸達客戶;同時平臺也堅持超過百億補貼,來協助打造百萬款的“裸價”商品。
從效果上來看,阿里的下沉效果逐漸顯現。據阿里發布的2019財年業績,淘寶、天貓過去一財年新增超1億用戶,為品牌和商家帶來超過9000億增量生意。這其中,77%來自于下沉市場。
淘寶對下沉市場的加速滲透,是阿里核心電商業務高速增長的重要引擎。此外,在今年8月份阿里發布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報中,新增用戶的主要來源同樣有超過70%來自于下沉市場。
此外,今年雙十一淘寶直播的帶貨能力,讓人看到電商平臺的另外一種銷售模式,阿里通過內容生態提高用戶粘性,還誕生了以薇婭、李佳琦等千萬級別帶貨的大主播。
11月1日,阿里公布了今年第二財季業績,這是馬云從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退休后的第一份財報,也是張勇接棒后的首次財報。報告期內,阿里巴巴單季營收再次突破千億,達1190.2億元,按按非美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算,凈利潤為人民幣32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營收增長近40%,上一財季是42%。
另外,一些業務數據也值得關注:本地生活服務方面,餓了么口碑營收68.3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0.21億元增長36%,主要是由于訂單數量的增加;阿里新零售方面,截至9月30日,盒馬鮮生門店數量達170家,到8月底,接入淘鮮達的線下商超已達800多家,覆蓋全國278個城市。此外,本報告期內,阿里巴巴以大約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網易考拉,這筆交易推動了集團整體營收增長,同時令阿里巴巴在跨境電商領域的龍頭地位更加穩固。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吉倩倩 見習編輯 王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