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高瞻展 文 / 圖 / 視頻
“恁這周末還上班呢?”上周六,在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下文簡稱 鄭州市房管局)CBD大廳,一位過路市民瞅見開門,就進來打聽打聽。
其實早在今年7月,鄭州市就已下發文件,要求鄭州各縣區及相關職能部門的政務服務大廳取消周末休息,方便市民辦事。
11月7日、9日、12日,河南商報記者連續蹲點鄭州市房管局查訪發現:在這里,不只執行周末無休,在群眾看得見、看不見的地方,都有工作人員加班服務。
工作人員主動進入企業,調研辦事需求
周末“主動攬活”,批量受理業主房本手續
“2016年前后集中售出的大批住宅,現在也都陸續交房,產生了大量辦證需求。”在鄭州某房企權證辦理部門工作的劉先生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辦房本(不動產證)涉及到外地購房者落戶、子女入學、房屋抵押等多項切實需求,業主訴求強烈。
消化上千戶業主的辦件需求,并非易事。若疊加在日常業務里,加班加點可能也得一周時間,鄭州市房地產市場和產權交易管理中心受理科發現這一需求后,主動提出利用周六休息時間批量辦件。
11月9日中午,在加班辦件現場,受理科工作人員包葉楠說,利用周末“主動攬活”已不是第一次,目前已累計幫助7000余戶業主辦理了手續。
受理科工作人員周六加班辦件
延時下班“常態化”,為了業主能更快拿到備案合同
加班,不只是在周末。您手里的購房合同,是購買商品房重要的權益保障,也是繳稅、抵押等手續的要件,而把關、備案合同的關鍵環節,就在商品房備案科。
11月7日晚7點半,盡管距離下班時間已過去兩個半小時,備案科兩間辦公室里,工作人員仍在堆成小山的文件中忙碌。
“每備案一份購房合同,需對限購條件、人才、社保、個稅、戶籍、民政等相關資料進行復核。”合同備案科負責人胡冬梅說,為了讓群眾能夠盡快拿到合同,企業能夠快速回款,從今年3月初開始,科里每人每天要備案合同近百件,多時一天達到200余件,晚上加班達到2-3個小時,最晚時加班至晚上九點、十點,周末加班也很常見。
微信群線上答疑、便民車線下辦理,青年人才辦補貼方便了
“申請后多久能批,是一次性發放么?”、“補貼是足額下發么,是否需要扣稅?”……對于青年人才來說,申請購房補貼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細節問題。網簽服務監管科建了個微信群,邀申請補貼的青年人才進群,隨時解疑答惑,據網簽服務監管科負責人袁贏強介紹,不少青年人才業務辦完退群時,還會拉符合條件的其他朋友進群,群里進進出出,常年保持300人左右。
去年研究生畢業的小王在鄭東新區一家設計單位上班,今年初剛在南三環附近買了房,他說,“我是被朋友拉進群的,能提前咨詢流程細節,挺好;周末還能等房管局便民服務車來,就近辦理,不用再去東區大廳跑趟。”
便民服務車開進市區,就近為群眾提供服務
黨建引領,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利用上班前、下班后的時間,鄭州市產權交易管理中心中心還聘請禮儀老師跟班指導、培訓、矯正,制作標準化服務視頻教材,對窗口人員開展服務禮儀培訓;開展科長講堂、法治培訓和業務知識考試,全員提升業務素質能力。
“用黨建高質量來統領和推動各項業務高質量。”鄭州市房地產市場和產權交易管理中心主任張振明介紹,該中心是鄭州市市直機關黨建規范化建設創建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解決好服務意識問題,使干部職工自愿主動真誠樂于為群眾和企業服務,是首要工作。
張振明說,下一步將持續深入開展進企業進社區上門服務,變被動等企業群眾來辦理業務到主動調研需求,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盡快解決群眾在房屋交易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用“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的實事來提升群眾和企業的滿意度。
見習編輯:劉夢鴿 編輯 施尚景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