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阿里巴巴集團(09988.HK)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首個同時在美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此次發行5億股新股,另有7500萬股超額認購權,按照176港元的定價,最多在港集資1012億港元(約合130億美元),為今年全球發行規模最大的新股。
登陸美股5年后,阿里“回家”了新華社/圖
最新:阿里巴巴在港上市,市值達4萬億港元成新股王
11月2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交易所鳴鑼上市,開盤價187港元/股,收于187.8港元/股。截至收盤,阿里巴巴市值達4萬億港元,取代騰訊成為港股市場新股王。
而阿里巴巴赴港上市,也意味著阿里和騰訊兩大巨頭齊聚香港,引發資本高度關注。
同時,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香港上市可以看作是阿里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敲鐘時8名敲鐘人中7位來自中國不同,此次港股上市鳴鑼時,10位客戶代表來自四大洲8個國家。例如,來自新加坡的店主HengMokJoo(王睦儒)是當地唐人街上的“碼商”;澳大利亞的龍舟運動愛好者王姣姣,在天貓海外上訂了一艘14米長的中國龍舟,15天后,這艘龍舟從杭州“快遞”到了悉尼。
淵源:二度登陸港交所,阿里巴巴5年曲折終“回家”
此次新股發行,是阿里巴巴二度登陸港交所。
2007年,阿里巴巴旗下的B2B業務曾登陸港交所,于2012年啟動私有化退市。
2013年,阿里巴巴再次赴港謀求整體上市,但由于阿里巴巴采取“合伙人制度”,該模式造成阿里巴巴股份的“同股不同權”,與港交所堅持的“同股同權”上市規則相抵觸。于是,2014年阿里巴巴選擇了赴美上市。
2018年4月,港交所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小米、美團等內地“獨角獸”企業率先享受了這個新規則,它最終也將阿里巴巴重新帶回香港。
在11月26日的港交所現場,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過去幾年香港的創新、香港資本市場的改革,使我們在6年前錯過的遺憾今天能夠得以實現。”
市場普遍認為,此次阿里“回家”,阿里、香港、內地都將受益,也將大概率掀起內地科技公司回港上市潮。
(見習編輯 王紅春 張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