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計劃名為《互聯網契約》(Contract for the Web)。據英國衛報11月24日報道,《互聯網契約》要求政府、公司和個人做出具體承諾,保護互聯網免遭濫用,確保它惠及人類。
“我認為,人們對互聯網上發生的壞事的恐懼,可以說正在越來越大。”伯納斯-李對衛報說:“如果我們就這樣放任不管,互聯網上大量事情都會走向錯誤的方向。如果不扭轉局勢,我們最終會以數字反烏托邦告終。這不是說我們要為互聯網制定一個10年計劃,而是需要立刻改變互聯網。”
《互聯網契約》由80個組織進行了一年多的研究,概述了9項保護互聯網的中心原則,針對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原則各3個。
《互聯網契約》由伯納斯-李萬維網基金會(Berners-Lee’s Web Foundation)發布,目前得到了超過150個組織的支持,微軟、谷歌、Facebook等科技公司表示了支持,不過,亞馬遜和推特目前還沒有認可該契約。
支持《契約》的機構必須表現出他們正在執行這些原則,并致力于解決更棘手的問題,不然就可能會從名單上移除。
《契約》要求,政府盡一切努力,保證想要上網的所有人能夠連接上網,并尊重其隱私。人們應有權訪問保存他們個人數據的任何地方,并有權反對或撤回他們被獲取的數據。
《契約》還進一步規定,企業要讓人們能負擔得起上網,并呼吁為殘障人士及少數語言族群開發互聯網服務。為了建立在線信任,公司不能通過向用戶提供控制面板來簡化隱私設置選項。另外,公司要雇傭多樣性的員工,在發布新產品前后要向廣泛的社群進行咨詢,并評估其技術傳播假消息、影響人們行動和損害人們福祉的風險。
《契約》還有三條原則對個人做出了要求。個體要創建豐富且相關的內容,讓互聯網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地方;要打造強大的在線社群、讓每個人都感到安全和友好;還要為互聯網能向所有地方、所有人開放而奮斗。
“將互聯網帶向錯誤的方向的力量總是非常強大。”伯納斯-李說:“無論你是公司還是政府,控制互聯網是幫你獲取巨額利潤、保持既有權力的方式,但人民才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來源 澎湃新聞 見習編輯 王紅春 張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