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千元才能拿回自己的錢?
ofo退押金再出新招數惹網友不滿
近日,有網友發現ofo小黃車APP首頁上線了“天天返錢”的活動,號稱“無需排隊,直接退還押金”。記者體驗后發現,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同時,令一些尚未退押金的“鐵桿”用戶頭疼的是,在街頭想找一輛ofo小黃車正常騎行,已經十分困難。
想要99押金?
先消費上千塊
ofo客服解釋,“天天返錢”是公司近期上線的活動。用戶可將押金轉至該賬戶,在ofo中有押金尚未退還的用戶可以享受雙倍返現,即提現金額累計至20元時可以提40元。
需要注意的是,ofo設置了提現門檻,押金不可以用于直接購物,需要重新消費才可以獲得相當于押金的“返現”,并且99元、199元押金的最高提現次數分別設置為5次和10次。
令人頭疼的是,這購物返現的錢并不好賺。例如一箱售價39.9元的啤酒可以返現0.8元,一袋21.9元的零食可返現0.08元,136元的剃須刀僅可返現0.05元。嘗試選擇多款數百元的商品準備購買后,才能湊夠近百元的返現金額,作為押金的替代“補償”。記者計算發現,這樣一來若想通過這一途徑拿到99元的押金返現,需要消費上千元。
“我想拿回自己的錢,竟然還想讓我再從兜里繼續掏錢?”大量用戶在微博、朋友圈里發聲,表達對ofo的不滿。
不過,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認為,“只要ofo沒有強迫用戶選擇就不涉嫌違法”。
不點“授權”?
排隊退款要等12年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天天返錢”的兌換規則:一旦用戶授權同意了參加該活動,此前的押金就會轉存到“天天返錢”賬戶余額里,平臺將視用戶自動放棄對押金的索取,ofo平臺對騎行押金不再具有歸還義務。用戶再也不能通過排隊的方式退押金,只能依靠購物返現的方式“拿回”押金。而記者多次撥打其官方客服電話,卻無人接聽。
記者梳理發現,ofo為了退還用戶的押金其實也做過不少嘗試。從最初的只能線下退押金,到后來提出押金轉為P2P理財、押金轉為金幣購物、再到如今的先消費再返現;而早前就有媒體通過每日實測發現,ofo小黃車的日均退款人數在3500人左右,而目前仍有約超過1500萬用戶在排隊等待退押金。照此推算,全部退完押金還需要將近12年。
一車難求?
ofo鐵桿用戶也頭疼
一次次的退款難風波和運營困難折騰之后,ofo用戶已經流失殆盡。
記者走訪發現,在北京街頭,可以騎行的ofo完好車輛非常稀少,強推“有樁停車”的模式逼迫用戶苦苦尋找可以停車的區域,否則就會被違停扣款,很多資深用戶也被迫放棄了小黃車。“最后一次騎,怎么也找不到他們自己圈的所謂規范停車點,要扣我20元違停罰款,憑什么呀?罰款我不愿交,也就徹底跟小黃車拜拜了。”經常把騎車當鍛煉方式的市民小江說。
“我上班路上基本都見不到小黃車了。”“想著不退押金支持ofo一把,可是好不容易找著一輛還是壞車。”“早就不指望退押金,就當作公益了。”多位資深ofo用戶告訴記者,已經放棄小黃車,購買了其他互聯網單車的月卡。
律師:企業沒有權利更改押金退還條件
京師律師事務所的李送妹律師表示,根據交通部等制定的《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第十二條中規定,企業對用戶收取押金、預付資金的,應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在企業注冊地開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用賬戶,實施專款專用,接受監管,防控用戶資金風險。
企業應建立完善用戶押金退還制度,積極推行“即租即押、即還即退”等模式以及必須制定合理方案,確保用戶合法權益和資金安全。“在法律性質認定上,雖然有不同意見,但依據這一規定,押金的所有權屬于用戶是毫無疑問的。ofo足額退還押金似乎已經成為無法達成的愿景,但是ofo沒有權利更改押金退還的條件,除非它賦予了用戶更大的權限。”
李律師認為,目前尚不明確ofo是否存在將押金挪作他用。但是本著對用戶資金負責,對社會負責的角度,ofo的管理層應當從增加用戶權益的角度去處理押金退還問題,而不是給用戶制造障礙。
(來源:北京晚報 河南商報見習編輯 吳冰 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