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這家科技企業已與包括錦鯉坊、香雪兒等知名面包品牌建立合作。
近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走進獲嘉產業新城,了解獲嘉縣政府和獲嘉產業新城幫助這家生物科技企業快速扎根河南的產業故事。
▲潮慶生物所在的獲嘉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港內景
從黃浦江畔到黃河北岸,
潮慶生物科技看上了獲嘉
牽手華夏幸福、落地獲嘉產業新城的過程,在潮慶生物常務副總經理曹東標看來,也是實現公司從純研發到“研—產—銷”一體化戰略性轉型升級的過程。
到河南之前,上海潮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潮慶生物)是一家集生物科技、醫藥科技、農業科技研發為一體的專利型公司,主要研發功能型益生菌發酵產品在食品、醫藥以及農業和畜牧業的應用,為政府、機構、企業提供技術支持。
其科研團隊由知名發酵工程博士生導師、江南大學教授廖祥儒領銜,8名生物學博士和碩士、1名學術專家、1名營養學專家、1名中醫國醫大師組成。研發中心配備了全國領先的GMP標準級實驗室、十萬級凈化車間、恒溫定向發酵設備等硬件設備。目前,已自主培育菌種十余種,獲得多項國家專利。
▲潮慶生物項目實驗室內,科研人員在做菌種測定
“擁有這么多科研成果,為什么不嘗試自己生產?”朋友一席話,點醒了這個科研團隊。經過商議,他們決定先在食品工業領域試水,以應用于烘焙食品中的益生菌果蔬酵母原液為第一款產品。他們堅信,這種益生菌酵母液能推動面包行業發生巨變。
“為了提升口感、延長保質期,市場上許多面包添加了多種食品添加劑。而使用酵母液做面包,不需要任何添加劑。”曹東標說,這種益生菌酵母液,主要以優選的蘋果、大棗等為培養基,再結合潮慶生物培養的益生菌菌種,通過特殊工藝制作,能夠替代傳統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其效果,不僅能保證口感,讓面包存放更久。另外,這種產品富含多種益生菌、維生素等,可以讓面包更綠色更健康。
從簽約到投產僅82天,
見證獲嘉速度
科研成果轉化為市場流通產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一群搞研發的人,對如何選廠址、建廠房、辦許可證……都毫無經驗,大家心里沒一點底兒。”潮慶生物市場負責人陳云龍這樣說。但是既然定了,沒經驗也得硬著頭皮干。
團隊經過月余時間的考察、反復評判,最終一致決定到河南、到黃河北岸辦廠。這是出于以下幾點考慮,河南是消費大省,市場空間巨大;鄭州都市圈地處中國交通核心位置,物流方便;同時,鄭州是國家支持建設的中心城市,多項國家戰略疊加,發展潛力巨大。
而最終促使他們的搬遷一錘定音的,是“結識”了獲嘉產業新城。陳云龍說,公司調研發現,獲嘉產業新城的優勢很明顯:“首先,這是獲嘉縣人民政府與華夏幸福共建共運營的項目,獲嘉縣政府非常重視產業升級,正在打造高端裝備和都市消費產業集群。其次,獲嘉產業新城交通便捷,位于半小時都市圈范圍內,距鄭州東站僅32公里。最新出臺的《新鄉市綜合交通發展戰略規劃(2018—2035年)》中提到,規劃中的鄭焦城際輕軌將設獲嘉南站。更重要的是,獲嘉產業新城的產業配套規劃之完善、產業服務之細致,讓潮慶生物堅定了在獲嘉產業新城辦廠的想法。”
▲獲嘉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港全景
陳云龍形容這就是一份“跨越1000公里的緣份”。初次接觸后僅一個星期,也就是3月28日,潮慶生物簽約獲嘉產業新城,正式入駐。接下來的事情,更讓曹東標吃驚:獲嘉產業新城團隊不僅很快協助他們完成了注冊,并幫忙租賃到了過渡廠房。
兩個月后,一個2700┫的GMP標準級廠房完成裝修,一條全自動的生產線完成安裝調試。
6月18日,潮慶生物舉行開業儀式。
這距簽約僅過去了82天時間。曹東標坦言,如此高效,離不開獲嘉產業新城團隊管家式的服務。比如說,不到1周時間,就完成工商注冊;裝修時,又給出了專業的指導,逐一解決了廠房水電安裝、人員招聘和員工的吃住等細節問題。
目前,華夏幸福產業服務團隊正在幫忙申請辦理生產許可。“昨天剛來開過現場論證會議。因為是國內第一個,評審過程會稍慢一些。”11月28日,曹東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9月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10月份,《鄭新一體化發展規劃(2019~2035)》出臺,明確提出了獲嘉產業新城作為戰略節點的重要性。我們覺得當時選址在此,無疑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曹東標說。
專注研發,
潮慶生物擬從這里登上科創板
有科技,有廠房,有產業新城專業服務團隊,解決了后顧之憂的潮慶生物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
▲潮慶生物已投產車間實景
據曹東標介紹,目前,潮慶生物已經與錦鯉坊、香雪兒、米莎貝爾、金蝴蝶、迪利克絲、貴妃貓等知名面包品牌達成合作,并正在與“中國面包第一股”桃李面包以及仟吉、米旗等企業洽談中。“我們將與山東烘焙食品加工企業康泉食品簽約。預計僅這一家企業每天使用的酵母原液就達1噸。”
伴隨著“朋友圈”的擴大,潮慶生物也在醞釀啟動募資和二期廠房建設,后續還將研發和生產零添加的益生菌果醬、奶油、面粉等。曹東標預計,二期項目投產后,公司在食品領域銷售額將突破1億元。
此外,潮慶生物還將開展農業科技研發,利用公司在新疆和田1500畝棗園的成熟經驗,研發針對獲嘉當地農產品的生物農藥,抑制農作物病蟲害生長,帶動當地農戶開展有機水果種植,打造定向研發—定向培養種植—定向收購—定向加工—定向銷售的完整現代農業產業鏈,造福一方。
由科研起家,潮慶生物始終把研發作為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目前,其研發團隊已搬到獲嘉產業新城,將打造華中地區最大的生物實驗中心。未來還將與江南大學、浙江大學及河南的生物工程專業院校合作,共同打造生物工程學博士工作站。
“發力食品科技和農業科技兩大領域,公司計劃明年開始申報省市兩級工程技術中心,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三年內爭取科創板上市,借力資本市場實現更大突破,反哺公司的研發與創新。”曹東標說。
閑置廠房變精密實驗室,
新舊動能轉換樣本
潮慶生物為何能在短短82天內實現快速落地投產?除了當地政府支持、產業新城專業團隊助力之外,通過新舊動能轉換快速找到適配廠房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據獲嘉產業新城相關人員透露,潮慶生物目前的所在地,原本是一個未充分利用的磨料磨具設備制造園區。把部分閑置廠房通過新舊動能轉換全面升級,就成為了新鄉市首個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區。
“企業為了抓住黃金發展期急于投產,但新建廠房既占用大量資金又耗時耗力,容易錯過發展黃金期。”該工作人員說,為了解決這一瓶頸問題,獲嘉縣政府與獲嘉產業新城共同探索推動了新舊動能轉換模式:盤點梳理經營效益一般、產品附加值低的企業,對閑置廠房、倉庫升級改造,同時招引有活力、成長性強的企業進入,助其快速投產。
該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區位于獲嘉產業新城內,占地54畝。進行整體改造后,可用廠房面積19300平方米,后續還將新建成18000平方米標準廠房,辦公面積1800平方米,及2800平方米員工宿舍。
除了潮慶生物,還有兩家高科技企業已入駐。其中,北京時開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技術型公司,其研發生產的社區智能現碾鮮米機設備,可放置在超市、社區使用,達產后年銷售額不低于1億元。
河南力控數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為宇通客車、奇瑞汽車、中車成都、大同煤礦等知名企業廠房提供智能化改造建設支持,項目投產后將開展共享打印機、智能控制網關和路由器生產工作。
實踐證明,這種新舊動能轉換的模式,不僅為急于開工投產的企業解了燃眉之急,也解決了閑置老廠房問題,為獲嘉縣乃至新鄉市的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實現產業升級提供了一個樣本。
(來源:大河財立方 見習編輯 劉夢鴿 編輯 吉倩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