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朝儉(前排中間)和他的管理團隊
今年,是他來鄭州的第6年,也是他加入中國人壽的第6個年頭。
2014年10月,他第一次來鄭州,舉目無親,一無所有。加入中國人壽第一年,他用自己掙的錢為老家的爺爺奶奶蓋了一棟新房,第二年他給自己買了一輛寶馬轎車,第四年他在鄭州安了家買了房。今年,27歲的他已晉升為區(qū)域總監(jiān),帶出了一支300多人的團隊。
他叫常朝儉,是中國人壽河南區(qū)目前最年輕的區(qū)域總監(jiān),他用保險企業(yè)家的理念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在中國人壽的大平臺上共同創(chuàng)業(yè)、成長,傳播保險大愛,實現青春夢想。
主動投身保險業(yè) 90后入職5年晉升為區(qū)域總監(jiān)
“我跟很多人進入保險行業(yè)的方式不一樣,我是‘自投羅網’來的。”常朝儉在南昌上的大學,學的建筑工程專業(yè),大一時就入了黨,一直夢想著畢業(yè)進國企。
由于家庭經濟條件不好,他一開始就決定做銷售,掙錢減輕家人負擔。在認準了保險行業(yè)的前景后,2014年10月13日,常朝儉找到了中國人壽在鄭州福華大廈的營業(yè)部,主動上門求職,從此踏入了保險業(yè)。
很多人都說,沒有人脈就干不好保險。當時在鄭州舉目無親、沒人脈也沒資源的常朝儉,又如何開啟自己的保險人生?
“我堅信只要勤奮,只要不怕吃苦,就一定能做好保險。”那時,每天開完早會到晚上八九點,他都在見客戶或是在見客戶的路上,一輛電動車見證了他風雪無阻、穿梭在鄭州大街小巷的身影。
通過一一拜訪,他與老客戶建立新聯系。入職前3個月,他拜訪了100多位客戶,用勤奮和真誠打動老客戶簽新單,2015年1月,他獲得支公司開門紅業(yè)績“龍虎榜”第三名。
就這樣,從組經理到部經理,再到區(qū)域總監(jiān),他像坐火箭一樣,在中國人壽的平臺上迅速成長、晉升,用5年晉升到了很多人20年都沒達到的職級,27歲的他成為中國人壽河南區(qū)最年輕的區(qū)域總監(jiān)。短短5年,從一無所有到有車有房,在鄭州安家,常朝儉用行動證明了奮斗的意義和價值。
平均年齡25歲他帶領年輕團隊在平臺上創(chuàng)業(yè)
“我快速晉升,最主要的因素是團隊的快速發(fā)展。”常朝儉說,入公司第一年,他就帶了25個人的團隊,第二年團隊達到100多人,目前他的團隊已有300多人,“我的團隊中絕大部分都是90后,平均年齡大概25歲。”
與很多老營銷人員不同,常朝儉的團隊成員多是通過網站或校園招聘而來的。
為什么有那么多年輕人,愿意加入他的團隊?
“因為我的業(yè)績好,身邊的朋友看到在這只要勤奮肯干就能掙到錢,很多人都主動加入了我的團隊。”常朝儉說,入職第一年,團隊25人中一半是大學畢業(yè)生,一半是還沒畢業(yè)的實習生。在這里,年輕人干勁十足,主動加班聊客戶、聊困難,一起學習,一起成長。讓他得意的是,開門紅那個月團隊實現了全員簽單,自己簽了30多萬元的保單,團隊中年齡最小的女孩也簽了2萬多元的保單。說起當時的成績和干勁,常朝儉滿臉自豪。
與社會上一些看法不同,身為90后的常朝儉認為年輕人更好管,并頗有心得,“首先,要自己足夠優(yōu)秀,讓大家認可自己,然后再服從團隊的制度。我們的管理與傳統(tǒng)行業(yè)不一樣,不吵不罵不罰款,主要靠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他自己主動去干。”常朝儉團隊的名字叫“卓越e家”,很多團隊長在他的帶領下,已從畢業(yè)時的一窮二白到現在在鄭州買房買車。
常朝儉的“卓越e家”團隊,也已成為中國人壽”新生代“保險營銷團隊的標桿。他說,“打造高學歷、高績效、高素質的大學生綜合拓展團隊、綜合金融理財規(guī)劃師,是我們發(fā)展的方向,也是公司給我們的定位。”
新團隊新理念打造一支保險企業(yè)家隊伍
年輕的團隊,新銳的思維。“我們的理念是,在中國人壽這個大平臺上自己創(chuàng)業(yè)、當企業(yè)家,把團隊當成自己的公司來經營。”在團隊的經營理念上,常朝儉有著不同的想法。
在他看來,以前的團隊管理屬于合作模式,比較松散,團隊長只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員工,把賣保險當作一個掙錢的渠道,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一個領導者。
“我認為,保險企業(yè)家有三個核心優(yōu)勢,一是無本創(chuàng)業(yè),二是穩(wěn)賺不賠,三是空間巨大,有無限可能,我們是背靠‘大樹’無本創(chuàng)業(yè)。”常朝儉的“新”團隊引進分職場概念,把自己打造成一個保險企業(yè)家,依托保險企業(yè)為自己創(chuàng)業(yè)??窟@個理念,常朝儉的隊伍迅速裂變,還吸引一些企業(yè)家客戶加入。
之前,有些保險營銷人員只做銷售,不重視服務,導致很多人對保險行業(yè)有誤解,對保險營銷人員不認可。常朝儉要求團隊必須重視客戶服務,以服務帶動業(yè)務,以服務來打動客戶,靠給客戶更好的體驗贏得市場,贏得客戶的心。
“希望團隊成員保持干勁,有創(chuàng)業(yè)意識、吃苦精神,我希望將來能帶領千人團隊、萬人團隊,開更多的分職場。”對于未來,常朝儉已做好規(guī)劃,“同時,不斷提升自己,不斷學習理財、法律、繼承等方面的知識,為客戶在資產配置、婚姻財產分配、財富傳承等方面提供更加專業(yè)的增值服務。”
(河南商報記者白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