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信寶顯示,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控股)與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股份)近期進行了工商變更,主要涉及高管、股東股權、注冊資本變更三個方面。
奇瑞控股的第一大股東變更為新資本方青島五道口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青島五道口),原第一大股東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退居第二,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退出。奇瑞股份方面,市場主體類型由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國有控股)變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不過,奇瑞控股仍是奇瑞股份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1.33%。
伴隨新投資方的進入,奇瑞內部高管變動或將帶來其他層面的變動。新投資方與原股東之間如何“磨合”,奇瑞內部各方利益如何平衡?“這會是一個長期過程,短期內很難有什么起色,更不能扭轉奇瑞當前局面,可以參看觀致和寶沃的現狀。”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車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增資擴股,奇瑞在獲得發展資金的同時,還為了謀求上市。但企業上市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奇瑞的業績情況并不樂觀,新的投資方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也是業內關注的動向。
“新股東首先把自己變為奇瑞人,因為奇瑞人是奇瑞發展的基石。”奇瑞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董事會改組是新投資方變成“奇瑞人”的第一步,此前有消息稱,春節前奇瑞將完成這一工作。
根據啟信寶信息,在高管變更部分,尹同躍仍擔任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董事長一職。奇瑞控股方面,原高管層中的方德才等7位高管退出,在奇瑞混改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焦樹閣(又名焦震)和北京五道口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五道口)董事長、創始合伙人周建民等高管進入。
變更之后,焦樹閣任奇瑞控股董事,周建民任奇瑞控股副董事長。據了解,這是奇瑞控股首次設立副董事長一職。奇瑞股份方面,有29位高管退出,包括史正富等“奇瑞老人”。同時新增了10位高管,其中周健民擔任奇瑞股份副董事長一職。
此前尹同躍表示,引入戰略投資者后“首先要保護蕪湖市的‘黃金條款’,同股不同權,在某些事情上蕪湖方面有一票否決權;其次被選擇的這些戰略投資者,其企業管理層必須認同奇瑞未來的發展戰略,認同奇瑞以蕪湖為根,確保管理層的穩定性和話語權。”
而根據上述管理層的調整,青島五道口對奇瑞的內部管理、日常經營和決策領域將會進一步參與。記者了解到,青島五道口入股后,將與其他股東共同制定市場化的激勵機制,這意味著奇瑞的部分機制也將會有所調整。
事實上,奇瑞內部的變動已經開始。“因為混改,高層變動,目前公司在人事層面略有動蕩。”一位接近奇瑞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不過,人事變動尚在高管層面,一線員工未受到波及。“還沒有感受到混改帶來的影響,生產工作在正常進行。”一位奇瑞一線員工告訴記者。
奇瑞上市進程加速
“幫忙不添亂”是新投資方青島五道口入股奇瑞時的“承諾”,這個態度也被業內認為其志不在汽車,最終目的是為了謀求奇瑞上市。
“青島五道口團隊可以在產業投資和資本運作方面幫助奇瑞。”上述奇瑞相關負責人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周建民也公開表示:“奇瑞10年前就該上市了,但是錯過了時機。這是奇瑞的短板,卻是我們的優勢。”
周建民是何許人?根據啟信寶,周建民投資企業有9家,任職企業有38家。在參與奇瑞混改之前,其投資的企業主要業務涵蓋廣告、教育和計算機軟硬件開放等。記者從啟信寶了解到,2019年周建民因為租賃合同糾紛被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周建民此次能否做奇瑞上市的“推動者”,業內仍有人持懷疑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股份此次進行工商信息變更時,新任的一個董事名為周健男。根據公開資料,周健男擁有20多年的金融和證券工作經歷,熟悉上市公司審計流程,曾供職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及光大證券等。或許,周健男會是奇瑞上市的關鍵人物。
奇瑞是目前中國為數不多沒有上市的汽車集團公司,卻一直有著“上市夢”。然而,新投資方進入并不意味著奇瑞上市會變得順利。首先,財務要求就是一道“難關”。目前,奇瑞的盈利能力并不理想,截至2019年6月30日,奇瑞控股的凈利潤為-1.55億元。
“奇瑞經過多年積累和調整,已到了重新騰飛的臨界點。例如,奇瑞銷量連續18個月表現好于行業,經營現金流持續好轉。”上述奇瑞相關負責人表示。
按照周健民的說法,未來青島五道口將加強資本運作,調整出售非核心資產,并加快奇瑞核心資產上市,預計未來5年可為奇瑞獲得500億元的資金規模。
“對于投資人來說,上市需要一個長周期,晚一點也沒有關系。事實上,奇瑞屬于重資產,即便以后上市不成功,也可以再轉手。投資方不會虧損很大。”上述不愿具名的汽車分析師說。
即墨工廠已簽約
在混改過程中,奇瑞“2025戰略”是一個高頻詞匯。奇瑞方面多次稱,增資擴股是為了“2025戰略”規劃落地。
根據奇瑞“2025戰略”,奇瑞將確立“制造+現代服務”雙主業;在汽車業務的基礎上,奇瑞將打造“新能源奇瑞”“海外奇瑞”等;計劃銷量營收從2018年的75萬輛和1000億元,提高至2025年的200萬輛和2500億元,重回自主品牌前列。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奇瑞在擴大自己的業務脈絡,將在即墨區落戶的整車廠便是奇瑞擴大業務的第一步。2019年12月20日,奇瑞新能源汽車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濟南舉行,但關于整車廠的細節目前還未有信息披露。
“對于地方政府而言,這是政績,也能拉動GDP。”上述汽車分析師認為,奇瑞新能源汽車落戶青島后能夠吸引更多關鍵配套企業落地,加快當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要在青島即墨生產的奇瑞新能源汽車產品已經有了買家。在奇瑞新能源汽車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當天,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愛力也同時出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中國郵政與奇瑞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金融、快遞物流、車輛采購、市場拓展等方面開展合作。在車輛采購方面,奇瑞方面將提供新能源產品、傳統能源產品及其他定制化產品。這意味著,奇瑞在青島即墨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有一部分將被B端預定。
不過,目前奇瑞青島即墨工廠尚未開工,真正投產更需要時間,屆時市場需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來源 每經記者 黃辛旭 編輯 張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