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進行的省兩會,有的人會覺得跟自己沒多大關系。其實不然。
會場內外,代表、委員們為河南發展出謀劃策,為民生改善大聲疾呼。當他們的建議、提案照進現實,我們的生活也在悄然發生改變,變得越來越好。
1、省人大代表王洪彬等:加強普惠性幼兒園建設
建議:
曾經,入園難、入園貴,送孩子上幼兒園讓不少家長頭大。
代表們建議,通過落實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政策、加快建設鄉鎮(村)公辦幼兒園、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等政策,確保普惠性幼兒園的資源能夠支撐我省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劃的順利實施。
落實:
2019年4月,我省出臺《河南省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和無證幼兒園專項治理工作方案》。
針對目前城鎮小區幼兒園存在的“規劃、建設、移交、使用”不到位問題開出“精準藥方”,通過從“規劃”到“使用”的全流程治理,確保孩子在家門口上優質普惠園,優質普惠園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2、省人大代表徐亞平等:制定河南省共享單車管理指導意見
建議:
共享單車與人方便的同時,其滋生的亂象也使得城市管理承壓。
要想促進共享單車的良性發展,不單依靠市民公共道德意識的提高,更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制度規范。代表們建議,制定河南省共享單車管理指導意見,待發展成熟完善后,再制定出共享單車管理條例。
落地:
建設、改造、提升自行車道,合理規劃非機動車停放區,全省各地都在行動。
新的《鄭州市停車場建設管理條例》規定,共享單車停放不得影響行人或者車輛正常通行、影響市容環境或者妨礙市政設施的正常運行及維護。情節嚴重的,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將違法停放的自行車搬離現場,并對經營企業處以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看看現在的共享單車擺放,是不是比以前好了很多?
3、省人大代表胡善信等:進一步嚴格規范網吧及娛樂場所經營管理
建議:
嚴格規范網吧及娛樂場所經營管理,對保護青少年學生尤其是留守學生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代表們建議,制定更加嚴厲的法律法規,在審批環節強化聯辦制度,嚴禁網吧接納未成年人上網。
落地:
代表的提案,得到了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回復:
節假日期間,該局在全省多次組織開展查處校園周邊無照經營專項整治行動;在日常中,加大了對無照經營的查處力度,特別加大對校園周邊網吧等各類市場主體經營秩序的監管。
如今,家里娃去網吧等娛樂場所的次數正在慢慢減少,未成年人的生活環境日益改善。
4、省人大代表李紅霞等:加強電動車、老年代步車等非機動車管理
建議:
上橋、上機動車道、違法帶人,電動車、老年代步車“放飛自我”的代價,是紙面上低速電動車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逐年增長。
代表們建議,交管、工商、質檢等部門應形成合力,從源頭上加強對非機動車生產、銷售和改裝監管。對產品的準入、標準,市場銷售管理上加強監督管理,從源頭上嚴把車輛出廠關。
同時,加強交通管理,加大對老年代步車、電動車的日常交通查處力度。
落地:
2019年4月5日起,“電動自行車”的國家強制性標準正式實施,我省多個部門加強了對電動車生產、銷售環節的質量監管。
除了從根源上治理,我省不少城市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省會鄭州為例,除了對電動車上牌,交警還在路面開展集中整治,嚴查電動車上高架橋、違法載人、摩的非法營運、“七類車”違規上路行駛等。
如今,全省的電動車、老年代步車等非機動車管理有了明顯的改善。
5、省人大代表豆雨霞等:建“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
建議: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社區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強,對長期醫療保障需求明顯。
代表們建議,為方便更多老人在家門口享受到貼心的養老服務,要進一步完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服務網絡,盡快形成“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尤其是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中度、重度失能和年滿8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年滿60周歲以上的失獨老人等五類老人,更要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進行保障。
落地:
2019年,我省計劃新建1000家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目前,全省已有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達到2300家,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63個。
此外,養老機構申請內部設置診所、醫務室等,都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醫療機構設立養老機構符合條件的,可享受相關補貼、扶持政策等。老有所養,正在初步形成。
6、省政協委員閻書剛、張朝祥等:取消機場高速對鄭州車輛收費
建議:
鄭州主城區與港區通勤需求巨大,開車去港區上班每月要掏數百元的高速過路費。
委員們建議,取消機場高速對鄭州車輛收費,盡快完善市區—港區交通網絡,拓展軌道交通,促進市區、港區交流互動;參考鄭州繞城高速對鄭州車輛免費的做法,由財政補貼免費機場高速的費用。
落地:
2019年10月10日,鄭州航空港區通往鄭州市主城區最近的收費站——京港澳高速航空港區北收費站正式開通,對豫A牌照小客車(7座及以下且裝有ETC設備或持有ETC非現金支付卡)實行免費通行政策。
加強了鄭州市區居民與航空港區的聯系,也將加速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7、省政協委員鄭茜、楊杰、駱金富、喬學達、閻書剛、任麗君、肖宏濱:出臺助推我省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實施意見
建議:
老舊小區里的大爺大媽越來越少,是因為下樓容易上樓難,爬樓對他們來說太難了。
老齡化進程加快,居住在老舊小區的老年人與日俱增。由于歷史的原因,很多老舊小區既有建筑沒有設置電梯,老年人上下樓非常不便。
針對這一情況,委員們建議政府參照《物權法》和《河南省物業管理條例》,統籌各方利益,協調解決電梯加裝過程中出現的各類難題,并出臺扶持政策,給予資金支持。
落地:
2018年12月17日,鄭州發布《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正式進入加梯城市行列。
截至2019年12月底,鄭州已經加裝電梯64部。老舊小區居民的幸福指數正在一步步提升。
8、省政協委員夏先清等:加強鄭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午餐午休管理
建議:
學校中午不“管飯”,家長又得上班,孩子的午餐怎么辦?只能去午托班??晌缤邪嘁淹V古鷱投嗄辏瑢儆诜欠C構,孩子、家長都挺難。
委員們建議,縮短午間休息時間,讓中小學生在校午餐,從而取締校外午托班。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午餐午休管理,用三到五年時間基本實現鄭州市全部有需求的學生在校內午餐午休的目標。
落地:
2018年10月8日,鄭東新區在省會率先啟動東區中小學午餐配送、課后延遲服務,實現了轄區內69所公辦中小學校內午餐全覆蓋、校內課后服務全免費,開啟了鄭州市“美好教育”建設的新嘗試。
金水區、二七區、管城區等相繼加入“官方帶娃”行列,讓家長安心上班。
9、省政協委員楊德志等:深化家庭醫生服務增強群眾獲得感
建議:
在城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取得較好的成效。但在基層,家庭醫生服務仍能力不高、保障政策不完善、服務不到位、居民獲得感不強。
委員們建議,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形成“簽約一人、履約一人、做實一人”有效簽約全覆蓋。提升全科醫生薪資水平,加強家庭醫生的業務培訓、提高技術水平、醫療服務水平,讓更多資深醫院、醫生加入到家庭醫生服務行列。
落地:
至2019年中,我省已完成全科醫生培訓3萬余人,注冊2萬余人,人才培養成效初現。
2020年,我省定下要實現“力爭每個家庭擁有1名家庭醫生”的“小目標”。
省衛健委提出,要提升全科醫生收入水平,原則上應當將不低于70%的簽約服務費用于家庭醫生團隊,提高簽約醫生主動履約、上級醫師參與服務的積極性。
可以想見,隨著一系列政策支持,家庭醫生將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助力分級診療“大醫改”整體實現突破。“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迎刃而解可期。
10、民進河南省委:大力吸引聚集各類人才來豫創新創業
建議:
民進河南省委建議,整合黨政各人才業務平臺,在省市兩級設立統一機構統籌招才引智工作。統籌各方面人才資金和政策,構建系統完善的人才政策體系。
特別是對廣大資金不寬裕的中小民營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建議政府加大補貼支持力度。加快引進發展一批高層次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為領軍人才和團隊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
落地:
中原要出彩,關鍵在人才。2018年,首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在鄭州成功舉辦。
一年后,河南拿出一份亮麗的成績單:簽約人員4.54萬人,正式辦理入職人員2.48萬人;簽約人才需求項目1147個,落地601個。一支不斷發展壯大的“人才豫軍”正賦予河南強勁的發展動力。
積極引進人才的同時,我省也在留住人才、培育人才上做文章。其中“智匯鄭州”人才工程政策,涵蓋頂尖人才團隊引領等7項人才計劃,人才落戶、購房補貼、子女入學等19條保障措施。(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