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銀行業快速發展的改革紅利、經濟增長紅利、投資紅利等共同作用的逐步退潮,銀行業發展格局呈現顯著變化,重塑內涵式發展能力已成為城商行群體的核心要務。
在此背景下,河南銀保監局順勢提出建設優秀城商行的工作目標,引領河南城商行進一步找準歷史方位、明確改革方向、探索發展路徑。2019年,焦作中旅銀行各項工作緊緊圍繞“建設優秀城商行”這條主線,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圍繞創建優秀城商行的改革發展大韜略,焦作中旅銀行秉承“差異發展、質量為上、風險為先、價值創造、精準服務、全面創新”的六大發展理念,以全面現場檢查問題的整改提升為切入點,推動特色化轉型發展。
練好內功,以“戰略引領”促改革轉型縱深發展
規范股權管理,公司治理更趨完善。依照公司治理程序,焦作中旅銀行黨委班子成員通過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分別進入“兩會一層”,使黨委領導核心、統領全局和保證監督的作用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通過日常的投資者管理,不斷向股東傳達信號,只有那些合規守法、著眼銀行長遠發展的股東才是真正的受益者。通過嚴格執行股權穿透管理,加強各專業委員會制度化建設,焦作中旅銀行公司治理體系進一步規范化提升。
篤定特色目標,健全政策資源保障。把旅游金融看成旅游主業的產品延伸,看成上下游產業鏈和產品的互補,把銀行的各業務單元看成旅游產業的后盾,在中國旅游集團內部推動產融協同。圍繞這個高度的旅游戰略定位,焦作中旅銀行內部已經形成資源配置、內部考核、創新激勵等一系列的政策傾斜,全力推動實現“四個五”的旅游特色發展目標。
踐行IT規劃,強化科技基礎建設。為打破信息科技瓶頸,焦作中旅銀行于2018年制定了未來五年的IT架構藍圖,提出了“二二三四”的信息化建設思路,圍繞“業務與風控”做好兩服務,突出“提高效率、產生效益”兩大目標,實現“開放平臺、數據平臺、核心系統”的三優化,踐行“創新、協同、開放、共享”的四個核心理念。2019年,IT基礎建設工程已基本完成,數字化轉型工程正在積極實施,新一代核心系統工程正式啟動,零售CRM系統、呼叫中心系統日益完善,以及新手機銀行系統的落地實施,為焦作中旅銀行對接集團推進產融結合,打下了堅實的科技基礎。
堅守定位,以旅游特色推動差異化經營發展
走規模、速度、質量、效益并重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堅守“三服務”定位是關鍵。傳承中國旅游集團的旅游基因和血脈,焦作中旅銀行立足自身資源稟賦,著力于打造一批叫得響的旅游特色產品,推動差異化發展,逐步提升社會美譽度。
傳統業務向輕型化、智能化轉型,服務實體經濟更有成效。公司業務上,注重以供應鏈業務為突破口,致力于打造交易銀行,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零售業務上,繼續鞏固網均儲蓄存量的明顯優勢,依托金融科技力量,打好“理財、貸款、卡權益”三張牌,加快“精準化、輕型化、智能化、社區化、商店化”的零售轉型步伐。通過與河南省大數據局、焦作市智慧金融服務平臺、建信科技深入對接,建設焦作中旅銀行大數據風控模型,進一步強化民營、小微企業服務能力。
截至12月末,焦作中旅銀行支持“一帶一路”相關地區實體經濟企業貸款余額153.31億元;支持“三區一群”地方經濟發展貸款余額266.73億元;支持民營企業貸款余額254.73億元,較年初增長29.73億元,增幅13.21%;支持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46.38億元,較年初增加14.25億元,增幅10.78%。
特色業務以打造商業模式為著力點,差異化發展更顯優勢。把對文旅產業資源供給端的金融服務,從傳統的信貸產品,逐步演變為運用“場景+科技”的特色化金融服務。通過實施業務模式探索、產品體系豐富、規模化創利“三步走”的發展規劃,焦作中旅銀行酒店間夜市場、門票市場、機票市場業務已顯成效,旅游ABS業務、國航UATP賬戶項目亮點凸顯。2019年8月,焦作中旅銀行全國客服號碼95755完成升級開通;10月,集個人商旅及企業差旅服務為一體的“商旅平臺”成功上線。配套平臺上線,通過建立“i旅游”卡權益賬戶體系,依托微信銀行、手機銀行實現“權益線上化”,整合生活及旅游等各類權益,全面覆蓋吃、住、行、游、購、娛。
截至12月末,焦作中旅銀行“i旅游”卡累計發卡76.40萬張,卡權益使用累計達8萬余人次。隨著后續線上商旅平臺的逐步投產和優化,焦作中旅銀行將持續為客戶提供更加系統化、高效化、特色化的商旅服務。
打響旅游特色品牌,逐步獲得更高的社會美譽度。2015年10月,伴隨著焦作中旅銀行更名這一重要時刻,焦作中旅銀行開啟了打造旅游特色銀行的新篇章。2019年,焦作中旅銀行成功舉辦“河南旅游—先游后付誠信聯盟”發布會,先后參加國家發改委主辦的“2019年全國鄉村旅游發展論壇”、同程旅游主辦的“同驛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發布會”、第四屆中國文旅產業巔峰大會等活動,通過持續高規格、有針對性地亮相,社會美譽度明顯提升。
為解決酒店建設與更新迭代過程中的融資難題,助力酒店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焦作中旅銀行聯合同程旅游推出住宿產業融資產品—“同驛貸”,為中高端連鎖品牌酒店和精品民宿新建裝修、老店翻新、升級改造、經營周轉等多個環節提供金融服務支持,有效解決了酒店行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該產品具有“成本低、門檻低、審批快、額度高、期限靈活”等優勢,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酒店投資加盟與特許經營展覽會上榮獲“最佳酒店供應商”獎項,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
扶持浮戲山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是焦作中旅銀行對旅游產業貸款支持的典型案例。
浮戲山景區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西南58公里處的鞏義市新中鎮,以其山清水秀,寨古洞奇的自然人文景觀獲“中原小桂林”之稱。焦作中旅銀行給予浮戲山景區1.6億元的資金支持,主要圍繞改善農戶居住條件、加強旅游基礎設施的投入、大力開發和發展旅游商品帶動造血增收這三個方面展開。
通過對景區周邊鄉村安全飲水、電網改造、道路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酒店、廣場、公廁等旅游基礎設施的增建、升級改造,提高了游客的旅游體驗和景區游客接待能力,大幅增加農戶從業人數。同時打造“一個講臺+一個站臺+一個平臺”的創新模式,利用“民宿學院”講臺,為小企業主、民宿管家普及金融服務方案,利用“金融服務站”平臺,為農戶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幫助投身特色民宿市場的小企業主提升專業性,有效解決了農村青年勞動力流失、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的社會問題,促進了當地社會的安定與和諧。
夯實基礎,以“守好底線”促發展根基更加堅實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焦作中旅銀行堅持底線思維,常抓不懈,合理緩釋、穩健處置各類風險,提高風險防控和抵御能力,為全行穩健經營保駕護航。
“掛圖作戰”治亂象,持續規范經營發展。2017年以來,圍繞著“三三四十”、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等一系列專項工作,焦作中旅銀行規模類指標增速穩步放緩,資產負債結構有序調整,交叉金融領域業務持續收縮。今年以來,焦作中旅銀行持續將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作為貫穿全年、全行、各條線的重要工作,繼續堅持“新老劃斷、掛圖作戰”,穩步有序處置存量風險,依法合規開展增量業務,自下而上建立問題清單,自上而下制定“作戰圖”。同時,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既狠抓亂象治理,規范經營行為,更重視健全內控管理,根植合規文化。2016-2018年,全行完成了對2001年至2015年下發的共計510項制度的全面清理,301項新修訂制度的全部出臺,并以“流程圖+流程信息表”的“一圖一表”形式直觀地展現了全行274項業務或管理流程。2019年,進一步鞏固制度建設成果,開展全員制度宣講培訓考試,對合規管理抓早抓小,對問題處理從嚴從重,審慎穩健的合規文化在逐步扎根。
提升全面風險管理,風險控制更加嚴密。2019年,中小銀行不斷爆出的風險事件對城商行穩健經營敲響了警鐘。圍繞著樹立全面風險管理意識,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強化風險管理系統建設,2019年,焦作中旅銀行著重從嚴防控信用風險,強化集中統一授信管理,按時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計入不良,嚴控異地授信、大額授信風險,守好資產質量生命線;從嚴防控流動性風險,關注流動性新規、利率雙軌制并軌等政策對流動性風險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完善流動性管理體系,持續優化存款結構,嚴控派生存款規模和增速,提升資產負債結構匹配度,實現非信貸與信貸資產、表內與表外業務之間的調整。
同時,按照“清理、減少、簡化、透明”的總方向,有序壓降同業業務,持續規范理財業務。在當前這個案件易發、多發的敏感時期,我們不斷強化過去高速發展時期仍存在的薄弱領域管理,重點強化員工行為管理,緊盯重要崗位、重要業務、重要環節,保持案件防控高壓態勢,嚴控聲譽風險,加強負面輿情監測和事前防范,持續完善風險報告機制。
探索特色風控模式,助力打造旅游特色銀行。作為專注于旅游特色業務的城商行,如何做好特色業務的風險防控,既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鑒,也沒有類似典型可效仿。在做好傳統風險防控的同時,焦作中旅銀行積極研究探索旅游特色業務風控模式。依托集團全產業鏈的優勢,有針對性地實施“一戶多策”的風控模式,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可持續、可復制的拳頭產品。
以“酒店客房間夜權質押貸”為例,創新從酒店經營數據真實性、酒店間夜銷售資金回款、質押酒店間夜逾期處置渠道等方面強化風控措施,助力該產品成功斬獲中國金融創新論壇對公業務“十佳金融產品創新獎”。
作為河南城商行群體的一員,隨著“建設優秀城商行”系統化工作方案的逐步踐行,焦作中旅銀行近年來經營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這里既有應對宏觀環境、行業競爭、自身局限做出的市場選擇,也存在強監管形勢下保穩定、治亂象、打基礎、穩發展等一系列戰略方向的及時調整。
為山者基于一簣之土,以成千丈之峭。焦作中旅銀行將深入貫徹“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要求,堅定打造旅游特色銀行的信心和決心,積極落實既定的“建設優秀城商行”行動綱領、工作部署,與監管部門同向發力、同向而行、同頻共振,秉承“攻堅克難、自強不息”的城商行精神,再啟征程,續寫宏圖!(郭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