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同敏
2019年12月18日下午,恒安標準河南分公司鄭州二區39歲的魯同敏向行業新人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有著17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并有自己創業公司的她侃侃而談,自信而優雅。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是魯同敏的口頭禪,也是她的人生哲學。不甘平凡、樂于挑戰的她一直奮斗在路上:德企工作6年、民企工作8年,自己創業也已有6年,2018年她又涉足保險業,如今一年半時間已小有成績,帶出了一支10余人的高精尖團隊。
做“人資”10余年她轉戰保險業
魯同敏對數字和經濟很敏感,是一個特別善于做長期規劃的人。2002年,因為外語能力突出,她進入一家德資企業做人事工作,從人事專員做起,一步步做到人資總監。她后來還進入一家行業領先的民企,離職時年薪已達30萬元。
10余年的人資工作,她面試了數萬人,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不過,她有著深深的危機感,很多老板告訴她,“招人時,45歲以上盡量不要”。她開始擔憂,自己45歲后還能不能留在公司做人資總監。
2013年,她創立了自己的人力資源公司,做社保和勞務派遣業務。公司業務穩定后,魯同敏開始考慮別的路,“我希望有個行業,能把我做人資的經驗、社保的優勢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她想到了保險行業,正好當時有很多朋友向她咨詢商業保險,于是她決定到保險公司“學學”。
經過多方考察,魯同敏在朋友介紹下了解了恒安標準,當時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2018年3月,她正式加入了恒安標準。
憑借突出的業績,入司1年后,2019年3月,她已從一名普通業務員晉升IM職級(營業組經理),榮獲公司井岡山騎士、泰山騎士等稱號。她目前正沖擊SIM職級。
慧眼識才拉著團隊一塊跑
在組建團隊時,魯同敏多年的識人技能得以充分施展。她認為,保險是場馬拉松,“剩”者為王,后勁很重要,“所以我寧可用心去培養新人,可能前期費點勁,但穩定后會發展很快。這個行業,慢就是快。”
“選人比培養人更重要,我要的人首先素質得高,自律性好,會為自己負責。其次這些人會有野心和夢想。”對于團隊建設選人標準,她總結為四點:30歲以上、有家庭有孩子,在以往的工作中有成功經驗,自律,對未來有期許。
“優秀的人,業績不是問題。”她不擔心新人的業績,“其實,我現在最大的精力花在給團隊搭架構上,來我這兒的人,我會給他配人。”憑借自己看人的優勢,她親自幫助團隊成員增員,“拉著團隊一塊跑”。入司一年半時間,她的團隊已有十幾人,而且多是事業有成的高管,被她相中后長期跟蹤“挖”來的。她的團隊也因為“質量好”,成了公司一道亮麗風景線。
看中養老市場打造“高精尖團隊”
“我國的人口將進入深度老年化,未來的養老有大量空白市場,但很多人還沒養老金。”魯同敏說。
她認為,未來養老有很大市場,“養老是剛需,社保一年沒多少錢,還有通貨膨脹,要趁年輕給自己儲備點。”
在她看來,等到50歲再謀劃養老,成本很高,“現在大家都在賣健康險,我們已經在布局養老產品。”
在未來發展上,她要打造高素質、高學歷、高顏值的“高精尖團隊”,“達到最高職級,只是時間問題,明年沖擊I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