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課堂的每一節課我家孩子都超級喜歡,昨天老師發的體育課趣味保齡球,我和孩子在客廳玩了一個多小時,不但讓孩子鍛煉了身體,還促進了親子溝通。”2月15日,平頂山市郟縣西街學校學生魏童瑤的爸爸高興地說。
疫情期間學生延期開學,如何平穩并有意義地度過延遲開學時期同時擺在老師、家長和學生面前。
郟縣教體局創新推出“百變課堂”,利用網絡播放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跡,塑造孩子們心中的“時代英雄”和生活中的“精神偶像”,并把音體美等課堂融入網上教學,把客廳變操場,把家變成“音樂廳”“美術館”“科技館”……無聊的“宅居”成了正能量滿滿的“空中課堂”。
“特殊時期,我們以學生身心健康為核心,進行科學教育、健康教育、藝術教育等,引導學生閱讀、鍛煉和勞動,從而幫助他們更有價值地成長。”平頂山市教體局局長邱紅標介紹,與此同時,全市各個學校緊抓校園防疫,并做好學生返校準備,確保疫情過后及時復學。
疫情發生后,平頂山市迅速組織學校,通過教育電視臺、微博、公眾號和微信群等渠道向離校師生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普及防疫知識和要求,并開通了學業輔導、心理疏導熱線電話。其中,該市教體局開展的“防范疫情、從我做起”承諾活動,6天瀏覽量達58.3萬人次。
此外,平頂山市對全市教職員工和學生進行全面排查,了解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并精準掌握重點疫區人員在校內的分布狀況,以及確診及疑似病例的康復情況,“一人一案”建立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
2月15日,平頂山市第一中學校門口,幾名保衛人員戴著口罩執勤,負責對出入車輛和人員進行登記、測量體溫。餐廳、教室、辦公室、衛生間等場所每天都清潔、消毒。校園內有人員24小時巡查,嚴格監督人員流動情況。
為了營造良好的復學環境,平頂山市各校嚴格執行體溫檢測、出入管理、值班值守、信息報送、應急處置等制度,以及教室、圖書館、實驗室、餐廳、宿舍等場所的防疫工作,確保學生上課、用餐、乘車、上下學等各個環節的衛生安全。
校園和學生數量大,防疫物資如何滿足?平頂山市將校園防疫物資的籌措、準備和儲備納入各地統籌安排,并號召學校利用網絡發動愛心校友捐贈防控物資,保障學校疫情防控,做到準備不充分不開學、工作不到位不開學。
聽說學校防疫物資緊缺,平頂山市第一高級中學某學生家長捐贈醫用外科一次性口罩6000個;平頂山市第二高級中學某學生家長無償捐贈次氯酸鈉消毒液50公斤;平頂山市慈善總會、郟縣慈善總會分別捐贈消毒液2噸……一份份愛心化作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動力。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市共協調校園防控物資專項資金134.5萬元,購置并按需發放消毒液3.75噸,酒精1噸,噴霧器94臺,定制紅外測溫儀300個,手持熱成像測溫儀44個,各單位和個人捐獻物資也紛紛到位,積極保證疫情防控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