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19日晚8時,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教師已在超星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上建課2,162門次,上傳文檔、視頻等課程學習材料達88,012份,設置學習任務點12,444個;學生學習訪問量超百萬,達1,346,520人次,學習任務點完成322,312人·個,學生參與課程討論65,739人次,總發帖數為3,707個,總回帖數為67,825個。表明該校本學期的教學課程已經大量上網運行,學生參與網絡教學的積極性整體較高。2月10日,該校黨委書記穆瑞杰在安排部署新學期工作視頻會議上強調:“我們要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學校發展,充分利用網上辦公、網上教學等創新方式開展工作。”當前,湖北以外,全國新增確診病例人數持續連降,疫情防控呈向好趨勢,但形勢依然嚴峻。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該校堅持把師生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相關要求,統籌謀劃,精準施策,全力做好“延期開學不停教、不停學”網絡教學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黨委高度重視,提前精心籌備
教育部、教育廳發布延遲開學通知后,該校黨委書記穆瑞杰、校長羅士喜等校領導帶領全校師生員工一手以臨戰狀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學校發展不放松,及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決策部署,根據教育部《關于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預案的通知》和河南省教育廳《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上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及時發布《關于延遲開學期間組織開展遠程在線教學的通知》《河南牧業經濟學院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和《河南牧業經濟學院2020年春季開學第一課工作方案》,做到重謀劃、重實施、重效果、重保障,明確責任分工,強化責任落實,對新學期開學各項網上教學工作進行周密部署;學校教務處、學生處、信息化辦公室等部門堅持早決策、早研究、早安排、早運行,精準設計網絡教學工作實施方案;各院、部協同配合、高效落實網絡教學工作;校院兩級成立網絡教學指導監控工作組,重指導,強監督,保質量。

二、開展問卷調查,助力網課推進
開學前,該校利用超星學習通等網絡平臺開展了網絡課程問卷調查,以高等數學2課程為例,共發放1051份調查問卷,收回調查問卷926份。調查表明,學生中家有寬帶、wifi的,占比為73%,用無限制的手機流量學習的學生,占比為13.4%,說明有86.4%的學生對網絡教學不會構成經濟壓力,有13.6%的學生使用有限制的手機流量上網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10%的學生選擇求助老師,42.6%的學生選擇網上搜索解決,41%的學生選擇問同學。根據調查結果,教師在建課時,就形成了以視頻直播和引導性學習為主,授課中以多提問題和多測試為主,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建課理念。

三、強化責任擔當,積極應對突變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倒逼教學方式改變的狀況,該校廣大教師沒有怨,沒有等,充分發揚“勇于擔當,團結協作、攻堅克難、無私奉獻”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精神,主動適應教育教學改革需求,參加網絡培訓,學習網上建課方法,提升互聯網+教學能力等,視挑戰為機遇,積極嘗試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授課方法,掀起推動課堂教學革命、重塑教育教學形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熱潮。在教學課程不壓縮,教學標準不降低的情況下,主動適應網絡教育教學趨勢,采用超星學習通、雨課堂、中國大學MOOC、U校園、QQ群、騰訊會議、微信群、釘釘群、學堂在線、智慧樹等網絡教學平臺,扎實推進網上教學工作,為實施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四、實施教學監督,及時跟蹤服務
該校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網絡教學工作,分別與教學督導委員
會成員、教務處等相關處室人員,深入網絡教學課堂,通過超星等網絡教學平臺聽看教師實時授課情況;各學院通過多種渠道對課堂教學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學生教學信息員發布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網絡教學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該校其他領導都分別深入到聯系學院的網絡課堂,聽看教師授課情況。經過督查,廣大老師授課準備充分,采用速課、錄課、同步課堂、直播等形式進行講解,輔以簽到、隨堂測試、搶答、作業、討論、問卷等多種教學手段保證教學質量。一周以來,廣大老師普遍能夠完成授課任務,師生互動溝通順暢,整體運轉良好。在學生管理方面,授課教師和輔導員、班主任齊抓共管,任課老師在授課中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對任務點完成度不高學生及時進行提醒;輔導員和班主任及時傳達學院的各項學習要求,引導學生積極適應網絡授課,做好心理疏導,引導學生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

五、堅持立德樹人,注重課程思政
在網絡教學過程中, 廣大教師把特殊時期的網絡教學變成了立德樹人的有效平臺,主動調整課程設計,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大膽探索“互聯網+教育”課程改革,深入開展課程思政,能夠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幫助學生正確看待和對待疫情,幫助學生樹立不畏艱難、鍥而不舍的學習態度和敬畏生命、崇尚真理的科學精神。同時,課程中融入公共衛生知識課和抗擊疫情一線的感人事跡,激發廣大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切實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六、瞄準突出問題,及時調整方法
從教學單位、任課教師和廣大學生的反饋信息來看,全校網絡教學運轉有序、效果良好。授課教師線上課程資源完備,內容豐富,講課精神飽滿,思路清晰,遇到網絡擁堵,靈活切換授課平臺;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到課率高,積極參與互動,真正實現了“延期開學不停教、不停學”。下一步,學校針對網絡教學中出現的網絡卡堵、學生學習狀態監控難度大、教育效果不平衡等問題,實施分類教學,靈活采用慕課+錄播、直播+研討、線上自主+多形式互動、團隊建設+分班輔導、自主練習+慕課輔助、線下自學+集中補課六種范式開展網絡教學,構建多元化、人本化、不拘形式的云課堂,切實提升教學效果。
羅士喜在2020新學期教學工作視頻會議上強調,學校以網絡教學這種方式上課,既是當前疫情防控、戰勝災難的需要,更是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獨立思考、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學生快速成長成才的最佳機會。廣大教師要深刻認識這一特殊時期網絡教學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鄭邦山廳長在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教育系統專題新聞發布會的講話精神,把疫情、災難變成教材,完成好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道德教育,要引導和幫助學生拿出自己最強的氣勢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用成長的足跡踩踏災難,讓不幸成為通向幸福的橋梁”,實現出彩人生。(劉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