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似乎注定了將是不尋常的一年,在人們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所有的寧靜,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yī)院)醫(yī)務人員正在用堅定的信念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疫。在這場戰(zhàn)疫里面,也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
2月的一天晚上10點,剛剛下班到家的血管瘤外科主任喬軍波接到這樣一通緊急電話,產科有一位宮內孕40周的先兆臨產產婦突發(fā)左側顳頂部出血,血流難止。事發(fā)突然,情況危急!喬軍波接到電話后,立刻趕往醫(yī)院,對這位突遇險情的臨產孕婦進行檢查評估。
在產科病房,喬軍波對這位準媽媽快速檢查,發(fā)現(xiàn)其左側顳頂部及面部表面突起數(shù)顆紅色血泡,面積較大,侵犯頭頂部、顳部、面部往頸部延伸,邊界不清,異常搏動伴震顫,考慮動靜脈畸形伴動靜脈瘺破裂,破裂出血點定位在顳部。眼看出血不止且出血量多,按壓后仍出血,手術迫在眉睫,如果不及時止血,有可能導致失血性休克,進而威脅產婦及胎兒生命。時間就是生命,病情就是命令。喬軍波當機立斷,建議立即急診手術。
隨后,血管瘤外科與產科充分溝通討論,在對患者有利且安全的前提下,決定在全麻下先進行剖宮產手術后,即刻進行左側顳頂部及面部動靜脈畸形伴動靜脈瘺切除術。手術方案確定后,科室第一時間聯(lián)系手術室總護士長王立新、麻醉科主任姜麗華,快速商量并確定對確保手術安全順利完成前提下所需要的相關支持和配合,手術室和麻醉科充分準備并全程護航。
經過緊張有序的術前準備,尤其是與患者及家屬的充分溝通,畢竟出血之前患者沒有做任何有關出血部位的相關檢查,手術只能依靠喬軍波的對彩超的全程探查和憑借經驗進行徹底止血和病變的切除。
經過短暫積極的術前準備后,晚上23點45分,手術正式開始,在疫情的特殊時期,大家都進入沉睡的時刻,一場與死神的較量才剛剛開始。這場手術對于這位產婦來說,意義非凡,因為手術的成功不僅對她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對她腹中這個即將出生的小生命來說也是平安降臨的關鍵。


術中,先由產科主任做剖宮產術將胎兒順利娩出,即刻由喬軍波進行動靜脈畸形血管瘤手術。由于手術緊急,患者又臨產情況特殊,術前沒有病變部位的CTA及核磁相關檢查作為參考,喬軍波憑著豐富的手術經驗,整個手術過程借助于超聲的輔助引導,將病變部位清晰定位劃分,同時結合對疾病性質的充分了解,進行了局部徹底的切除操作。
由于病變嚴重侵犯左側顳肌、帽狀腱膜、顱骨骨膜,部分侵犯額肌、穿過顴弓,往面部耳前腮腺區(qū)延伸,同時嚴重包繞面神經額、顳支,顳淺動脈嚴重受損,顳淺動靜脈之間、肌肉內和骨膜處多發(fā)動靜脈瘺,術中仔細分離重要血管和神經予以保護,盡量保留正常肌肉,切除皮膚受損嚴重區(qū)域,徹底止血。因面部和頸部仍然有彌散病變,鑒于患者目前情況,決定擇期再行面頸部根治手術。
整個手術順利進行,凌晨5點,手術完美結束,整個手術過程出血600ml左右,下手術后,疲憊交織著對病人情況穩(wěn)定的欣慰,都寫在病房走廊盡頭喬軍波拉長的身影里。


考慮患者是聯(lián)合手術,術后,患者轉入術后監(jiān)護室給予嚴密監(jiān)護。患者情況穩(wěn)定,寶寶一切正常,健康可愛。這是一場與病魔的戰(zhàn)斗,一場生死的較量,而收獲的是一個新生的希望,一處幸福的起航。
原來,這名產婦從出生時就發(fā)現(xiàn)了左側顳頂部及面部腫塊,當時表面看并不嚴重,所以一直都沒有在意,也沒有進行具體的治療,后期病變持續(xù)發(fā)展,但懷孕期間病變快速發(fā)展,局部腫脹,血管怒張膨大,最后導致破裂出血。
動靜脈畸形作為血管畸形的一種復雜重癥,可以發(fā)生于人體的各個部位,隨著病變發(fā)展,除了可以導致毀容以外,還會造成出血、心衰等并發(fā)癥,外科手術是目前最終根治的治療方式。
喬軍波提醒大家,對于任何一種的血管畸形,都要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選擇合適最佳的治療手段,最大程度避免受損組織出現(xiàn)嚴重的病變,并且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專業(yè)的血管瘤外科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史艷香 李天天 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