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我們先看看患者李女士的煩惱,她今年26歲、正值芳齡,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才出家門,可每年春季呢,她的面部都會出現紅斑、發干、脫屑的癥狀、還非常瘙癢,遂來到我院皮膚科就診,醫生考慮為“皮膚過敏”,建議行“過敏原檢查”,結果為“花粉過敏”。醫生給予對癥治療,包括口服抗過敏藥物、面部藥物面膜冷敷等,漸漸的,李女士面部皮膚恢復了正常。
什么是皮膚過敏?
春季是皮膚過敏的高發季節,皮膚過敏是一種變態反應,是指過敏原進入人體通過變態反應機制引起的皮膚炎癥反應,臨床上表現為紅斑、風團、丘疹、鱗屑、滲出,伴有瘙癢。造成皮膚過敏的因素包括內因和外因。外因就是我們常說的“過敏原”,常見的有食物(蛋、奶、魚、大豆、海鮮等)、吸入物(花粉、屋塵)和物理因素等;內因就是指人類的免疫系統,當外源性的物質進入機體,免疫系統產生過度應答,就發生過敏了。
皮膚過敏后怎么治療?
首先查找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食物、吸入物、接觸物等,從新加入的食物、短期使用過的衣物、新接觸的環境中查起。盡量避免搔抓,因搔抓會加重病情,且誘發感染。
如果只有輕度皮膚過敏,只出現輕微紅斑、少量鱗屑,無明顯瘙癢時,可應用保濕劑,不使用藥物;癥狀較重,除紅斑、鱗屑,還伴有滲出、瘙癢時,可根據情況加用口服及外用抗過敏藥物。
過敏原檢查
對于輕度、短期發病的,原因明確的,沒有必要查過敏原。對于長期反復、過敏原因不清楚的,可考慮查過敏原,查找可能的病因,不同過敏選擇不同的檢測方法。
斑貼試驗:適用于接觸性皮炎、濕疹等;
化妝品斑貼:適用于接觸性皮炎、激素依賴性皮炎等;
吸入物變應原篩查:適用于有過敏體質人群,如結膜炎、鼻炎、哮喘、特應性皮炎等。
日常應該如何防護?
1.勤通風:每天通風4-5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時,保持室內通風換氣,但應注意保暖,防止受寒。
2.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冷食物使用前一定要煮熟煮透,不要接觸和食用野味,多吃含維生素C的食物;盡量避免吃過敏性食物,如薺菜、馬齒莧、莧菜、芹菜、菠菜等,食入過多,可引起光敏性皮炎。
3.日常護理: 保濕可以恢復皮膚屏障功能,非常重要,一定選擇正規品牌護膚品;避免過度清洗,尤其是燙洗和過度使用肥皂;避免搔抓和摩擦;保護皮膚創面,預防感染
4.避免日曬:不得已外出時應打傘、帶帽、使用防曬霜。
5.選擇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生活規律、精神放松、充足睡眠能夠增強體質,增加抗過敏能力。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魏芳主任提醒您:皮膚過敏不要怕,也不要過于煩惱,及早來院就醫,我們會給您最佳的治療方案,讓您盡快展露美麗的容顏!(劉妞 韓鑫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