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 文 記者 張郁 圖
“鄭州市三環內最后一個(棚戶)市場也拆了!” 5月2日下午,河南科技市場內一個正在搬家的商戶,如是感嘆。
1993年開業、四五年前就開始風傳要拆遷的“中原硅谷”,于2020年5月1日正式開拆。
作為河南省最大的IT產品集散地,河南科技市場曾經是省內潮人們買電腦手機第一時間想到的地方,這里曾經寸土寸金、一鋪難求,這里也曾經誕生過上百個千萬富翁。

(2020年5月2日下午,正在往外搬家的科技市場商戶)
【現場:河南科技市場面臨拆遷,商戶街頭攬客】
“買臺式電腦還是筆記本?”
2020年5月2日下午3點多,室外37度的高溫。鄭州市東風路以南、文化路以東,張明坐在創新大廈門前馬路邊一個墩兒上,時不時地問一下經過的路人。即便戴著藍色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仍然能看出他的臉被曬得黝黑。
張明是創新大廈的商戶,在這里賣了8年電腦。

(創新大廈已關門落鎖)
2019年4月份,一紙拆遷通知下發,稱2019年4月3日至2019年5月4日,根據《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政府房屋征收決定書》要求,將對河南科技市場進行整體拆遷。拆遷范圍為:文化路以東、東風路以南、白廟路以北、文博西路以西范圍內的建筑(恒大名都小區房屋除外)。

(2019年4月3日下發的拆遷通知)
河南商報記者彼時前往采訪時得知,拆遷的市場包括老科技市場、創新大廈、中科大廈和中關大廈,事涉1000多家商戶。
張明稱,當時雖然幾個市場管理方都稱沒接到相關部門的拆遷通知,但此后不久,商戶們陸續開始尋找新的場地并相繼搬離,他的店鋪也于2019年8月從創新大廈搬到了對面的硅谷廣場一樓。2019年12底,創新大廈關門落鎖。

(2019年4月4日,創新大廈曾否認市場要拆遷)
搬一次家就要丟一部分老客戶,疫情的來襲讓大家的生意日益艱難,為了攬客,他才天天坐在馬路邊厚著臉皮詢問過往路人。
業內稱,這次河南科技市場拆遷,大家都沒接到紙質通知,但2020年五一前的兩三天,都接到了口頭通知,稱5月1日正式拆遷,越快越好。
【商戶:說了幾年這次終于拆了,從此三環內再無棚戶市場】
“以后鄭州三環內再也沒(棚戶)市場了。” 說這話的,是河南科技市場賣打印紙、復印紙的李生。
5月2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前往探訪時,他正和幾個員工從屋里往車上搬一摞摞的打印紙。 面對科技市場已經啟動的拆遷,李生說自己還沒找到合適的地方,先搬到沙口路租的倉庫再說。但他對于拆遷并沒有過多留戀或依依不舍。
“說幾年了,這次終于要拆了。”李生說,他在科技市場經營6年,最近幾年,坊間一直在傳要拆遷,但市場管理方也一直否認,今年終于拆了,心里反而有了一種靴子落地的安定。


在河南科技市場經銷了13年安防用品的周君,也感嘆:這次“狼”真的來了。
2019年4月,第一時間看到河南科技市場的搬遷通知,周君迅速在周邊租了一個辦公室,并一次性交了一年6萬元的租金,但此后老科技市場沒拆,那個辦公室一次也沒用過。由于事先簽協議時房東不允許他轉租,他只能白白吃了這個虧。
和周君一樣在兩個市場都交了房租,但仍然選擇在老市場經營的商戶還有五六個(相對于有電梯的房子,他們一致認為,棚戶區的市場都在一樓,更方便給客戶取貨拿貨)。所以,對于這次拆遷,大家心里都是暗暗吁了一口氣。
這讓人不由得想到那句:你走了也好,不然總擔心你要走。
曾經人群熙攘、人聲鼎沸的老科技市場內,如今門庭冷落,幾近人去樓空。
5月2日,大部分商鋪的卷簾門都關著,曾經容納幾百家商戶的市場內,僅剩十幾家正在搬東西。 有商戶稱,大部分商戶已陸續搬走,剩下的最遲5月3日、4日也許就會全部搬空。



【回顧:這里誕生了至少上百個千萬富翁】
結婚20年,白靜當了12年家庭主婦。
8年前一場同學聚會,當得知有幾個當年學習遠不如自己的同學都買了別墅和豪車時,一向佛系的她再也不淡定了。她鼓動月薪1萬多的老公辭職下海,在河南科技市場租了個攤位開始賣電腦。因為,那些買別墅和豪車的同學就是賣電腦發家的。
如今,白靜也買了兩套房一輛車。2019年下半年,一向節儉的她,甚至拿出10萬元供正讀高中的女兒去北京學了半年畫。
1999年就在中關大廈賣電腦耗材的喬遠說,這算啥,1997年到2010年,在河南科技市場做生意的商戶都大賺特賺,尤其是頭幾年,裝一臺電腦,其中有一半是利潤。當時,周邊省份買電腦都知道來河南科技市場。科技市場也因此造就了一批千萬富翁,像最早進場的60后、70后,得有上百個成了千萬富翁,有的甚至還是億萬富翁。
張明以前的老板當時一個人就開了8家店,每家店平均每天都能賣四五十臺電腦,大家忙得不可開交,他作為一個學徒工,每月能拿1萬多元工資。因為生意好,河南科技市場曾經一鋪難求。就是附近的小區如匯寶花園、米蘭陽光等,都跟著受益,很多商戶在小區里都租有倉庫。但2014年起,隨著京東、淘寶、蘇寧易購等網絡平臺的興起,電腦等產品的價格越來越透明,科技市場的生意每況愈下。曾經8個店的老板一再把店面縮減,最后看利潤太薄,于2015年干脆轉行去干工程了。
而張明2014年起雖然自己開起了店,當了老板,但有時一個月才賣四五臺電腦,和當年簡直是天壤之別。
與此同時,曾經一鋪難求的店,后來,空著的越來越多。
喬遠回憶,2018年底,當看到中關大廈的暖氣不熱、電梯電燈壞了也沒人及時修時,他就預感到,河南科技市場的高光時刻已成過去,拆遷不日即將到來。
果不其然。2019年4月,蓋有多個部門公章的拆遷通知下發。
2020年5月2日,金水區東風路街道辦事處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稱,河南科技市場拆遷后,原址將會建4個地鐵出入口,地鐵7號線和8號線都會從此處經過。
【說法:拆遷不代表消失,科技市場新中心正逐漸形成】
老科技市場拆遷,并不代表河南IT行業集散地的消失。
采訪中,業內人士透露,這次拆遷,70%的商戶都去了智匯城,剩下的商戶,要么搬到了硅谷廣場,要么去了百腦匯。
“這次拆遷,不是說河南科技市場就消失了,對于河南的IT行業來說,是一個洗牌,留下來的都是優質商戶,河南科技市場也會升級再造。”一位在科技市場深耕20多年的商戶稱。
這次拆遷共涉及老科技市場、中關大廈、創新大廈、中科大廈,但百腦匯、賽博數碼廣場、數碼港還在。百腦匯目前約有商戶400多家,數碼港有200多家。 而原來以百貨為主的硅谷廣場,目前已把一樓的南側辟出來,準備專業做IT產品,去年至今已陸續入駐商戶80多家。2019年3月份開業的智匯城,是政府指定的承接地,4萬多平方米的經營面積,可容納商戶720多家。
2020年5月2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前往智匯城探訪時,發現和一年前的冷清相比,目前該商場1至3樓幾乎滿員,部分老科技市場商戶正往這兒搬。

智匯城總經理張朋稱,目前商戶已入駐600多家,但還有少部分空鋪。
作為河南省計算機行業協會互助基金會主任的張朋,也是一位資深IT人。老科技市場拆遷后,他希望科技市場的氛圍還在,所以,當得知老市場要拆遷,他立馬安排公司工作人員租了幾輛搬家公司的車,幫著已在市場預訂過商鋪的商戶搬家,而費用,全部由公司出。
在此之前的疫情期間,智匯城剛給市場內的商戶免了一個月房租,并和銀行合作給有資金困難的商戶推出了租金貸,商場補貼一部分利息。


“做生意最怕折騰,我們希望能幫商戶盡快適應環境,及早進入正常經營狀態。”張朋說,為了方便商戶發貨,他還把商場西邊的停車位全部留給了物流公司。
業內預測,未來,IT商戶比較集中的智匯城、百腦匯等,或將形成科技市場商圈的新中心。
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統籌:趙強
編輯: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