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的一天,春光明媚,陽光燦爛。一對家長帶著8個月大的女寶寶小星星(化名),來到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NICU,為醫護人員送上了一面特殊的錦旗。看著面前臉色紅潤、精神狀態很好、活潑可愛的小星星,醫護人員內心喜悅萬分。誰也想不到,8個多月前,小星星出生時僅有600g,時刻命懸一線,治療過程非常曲折,生存希望渺茫。然而,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小星星最終重獲新生,這驚心動魄的治療過程讓人難以忘懷……

剛出生的小星星,面臨生存困難
2019年8月6日上午11:40分,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正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手術室有個胎齡不足7個月的寶寶因母親患重度子癇前期及腎小球病變即將娩出,家屬要求極力救治。值班護士迅速準備新生兒暖箱、呼吸機及監護儀等設施,完整的新生兒搶救單元準備就緒。4分鐘后,一個出生體重僅有600g的超早早產兒小星星在氣管插管下,由復蘇小組用轉運暖箱轉運至NICU病房,我們親切地稱她為“手掌姑娘”。

小星星來時,插著氣管導管,渾身醬紅色,皮膚膠凍樣,幾近透明,個頭僅有手掌大。值班醫生張彥華、楊豆豆第一時間與家屬進行深入的溝通,得到家屬極大的支持與信任。新生兒科主任徐發林、副主任尚利宏、董慧芳得知情況后,迅速成立了專門的醫療小組,給予機械通氣、保暖、靜脈營養支持、抗生素預防感染等積極的治療方案。
面對如此小的患兒,血管細如發絲,穿刺留置針非常困難。醫生和靜療專科護士一起以嫻熟的技能迅速給予臍動脈置管,監測血壓變化,臍靜脈置管輸入藥物和營養液體,建立起安全有效的生命通道,精心計算每日的營養供給量和藥量,輸液量甚至精確到0.1ml。護士長王玲、趙晨靜帶領骨干護士,組成專門的護理小組,制定個性化、精細化的護理方案。
星星因為肺發育不成熟,盡管先后兩次應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但仍需要呼吸機維持呼吸。生后第2天,接化驗室報危急值,星星的白細胞低至1.19×109/L,提示存在嚴重感染,隨時可能面臨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立即請示徐發林主任,立即給予強有力抗生素抵抗感染。第3天,病情稍好轉的星星終于嘗到了人生第一口奶0.5ml。
醫患攜手,渡過難關
這時,另一道難題出現了。星星自主排便差,肚子越來越脹,通過給星星禁食、胃腸減壓、維持內環境穩定、灌腸及按摩腹部等,但均收效甚微。星星面臨著生死抉擇:不手術,可能全部腸道壞死、穿孔,失去生命;手術,為體重只有600g的寶寶手術,在全國也極少有成功的先例,對于手術醫生和麻醉醫生的技術均有極高的要求,術后的護理和恢復也極其困難。
為此,徐發林主任邀請小兒普外科主任陳琦前來會診。通過與家人充分的溝通后,當晚,星星進行了急診剖腹探查并腸道造瘺手術。術后星星腹脹明顯改善,但腸道內仍殘存粘稠的胎便,醫生每天守在暖箱旁,像對待最珍貴的寶貝一樣,耐心、輕柔地為星星灌腸、按摩腹部,每當星星排出一顆顆黃豆大小的糞球時,醫生們開心得像自己中了大獎一樣。兩天后,星星腹脹徹底緩解,開始自主排便,NICU的醫生護士都開心得互相慶祝。
星星的家人救治孩子的愿望十分強烈,為了給她加油打氣,星星的媽媽錄了很多鼓勵的話語,唱了很多兒歌,每天為她循環播放。出生24天,星星終于可以拔掉氣管導管了,但是因為過于孱弱,她不能很好地維持自主呼吸,反復2次再次氣管插管,直到出生后34天,才徹底擺脫呼吸機,改為無創通氣,并逐漸過渡到鼻導管吸氧,此時的小星星體重已升至815g,奶量也從0.5ml增加到了7ml。
可是不幸再一次襲來,在82日齡時,星星再次腹脹加劇,造瘺口的腸管套疊了,大家的心又一次揪了起來。此時的星星只能再一次被推進手術室,進行腸道手術。術后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星星逐漸又恢復了往日的活力。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命運又一次捉弄了這個可憐的小寶貝,在一次常規的眼底檢查中,張彥華醫生發現星星的雙眼發生了視網膜病變,為避免進一步加重導致失明,星星不得不進行眼部手術。所幸一切順利,術后的眼底逐漸恢復了正常。
精心守護,獲得重生
就這樣,在家人的堅持和信任下,在全體醫護人員的日夜守護、精心照顧下,歷經3個半月,星星闖過了一個又一個生命關口,一次又一次的化險為夷,她努力地成長,自己可以有力吸吮完成奶量,體重也增加到了2.05kg,各項生命體征趨于穩定。終于到了出院回家與父母團圓的日子。
出院后星星的家人遵照醫囑定期帶她回來復診,還時常會打來電話咨詢一些家庭護理、喂養方面的問題,醫護人員都會耐心熱情地給出專業的解答。
2020年4月底,已經8個多月的星星再次來到醫院復查并進行了關瘺手術,她的生長發育指標、神經系統測評、眼底、聽力檢查都基本正常,白白嫩嫩的十分招人喜愛。
談起曾經的磨難,星星的家人再次熱淚盈眶,一遍又一遍地感謝著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付出,我們也為星星的成長感到由衷的喜悅和自豪。雖然治療和護理這些超低出生體重兒的過程漫長而艱辛,但是新生兒科的全體醫護人員依然對其充滿信心與希望,一句由衷的感謝,一張孩子的笑臉就是對我們最好的慰藉。
鄭大三附院承擔著守護河南婦女兒童健康的重任,新生兒科更是為降低河南省新生兒死亡率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徐發林主任帶領下,新生兒科發展日益壯大,開展了一系列先進的危重新生兒救治技術,治療技術達國內先進水平。
前路漫漫,任重而道遠。新生兒科全體人員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呵護新生,迎接更好的明天!(史艷香 張彥華 董慧芳 李書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