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湘潭千商大會酒文化博覽會上,筆者看到一個很有文化味的酒瓶——翰林太極陰陽雙魚瓶,想要購買,展銷商說:“這是樣品,不賣”!只好悻悻而歸。河南商報的一位朋友,他把此事記在心上,今年開春,他想法弄到了此瓶,并把它送到家,真使人感動!瓶雖小,友誼更珍貴!
太極陰陽雙魚瓶,為立體圓柱形,由陰陽兩個魚形酒瓶組成,一個為陰,黑色,一個為陽,白色,兩個酒瓶設計成二條游動擺尾魚的姿態,合二為一成為一個太極圖,古色古香。此瓶具有濃濃中國傳統文化味,捧在手上,百看不厭,心曠神怡,真乃匠心獨具也!
《太極圖》,據傳是宋朝道士陳摶所傳出,陳摶是中國太極文化之祖,開啟了兩宋理學一派。他把此圖傳給學生周敦頤,周敦頤一方面吸取太極圖式說并與新的解釋,另一方面繼承了漢唐以來義理學派的傳說,成為宋明道學家解易的先驅。
中國人的陰陽觀歷史悠久,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現象都有正反兩方面,就用陰陽來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互相消長的物質態勢。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肯定了陰陽態勢,是事務本身固定的。漫長的古代歷史,使陰陽觀牢牢扎根在中國老百姓的心中。
太極圖被譽為中華第一圖。在民間太極圖到處可見:孔廟大成殿的梁柱上,一些道觀的屋脊上,都有太極圖的標記。湘西苗族的大門上,常見木制八卦圖。在地方戲曲中,有的臉譜繪有太極圖,有的服飾道袍上繡有太極圖。中醫、氣功、武術……太極圖無處不在。在民間美術作品中,處處可見太極圖演化而成的圖案:八卦魚、雞頭魚、虎頭魚尾、龍頭魚尾、鳳頭魚尾、魚戲蓮……還有一種“喜相逢”的圖案,一對喜鵲,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嬉戲擁抱,輕歌曼舞,給人帶來美好吉祥……
太極陰陽雙魚瓶上,有歐陽中石先生的一首詩:“醇醪未飲欲流涎,玉露凝香出百泉。何必三杯心已醉,一沾成癮自頤年。”此詩用行書體寫成,格調清新活潑,俊朗飄逸,古樸華美。
歐陽中石先生,山東肥城人,文化學者,著名書法家。出版著作有《書學導論》、《書法與中國文化》等多部。歐陽中石對書法有精辟的見解,他說:“中國書法,把蘊藏在個人心身的思想感情,化作了一種有色有聲,有節奏韻律,有神采,有極大震撼力和濃厚情感的結晶體,是中華文化之上的絢麗光環……這樣一位文化學者,為翰林美酒寫詩,這樣一位書法大家,為翰林美酒題贈,真乃翰林美酒之幸也!
翰林酒的外包裝,也有特色,外觀是個方形紙盒。打開紙盒,有一扇形書畫,有歐陽中石的詩,有墨竹圖,幾竿短竹,巍然屹立,有勁風瀟灑之氣,有高風亮節之韻。外包裝盒與內在酒器的設計,風格和諧統一,使我愛不釋手!
太極陰陽雙魚瓶,演繹了“萬物生陰陽,陰陽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道教思想,使瓶中的美酒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涵。美哉,太極陰陽雙魚瓶!
(黎福清)
作者:黎福清,人稱瓶癡、壺圣、醉翁,酒文化收藏家。出生于1937年2月,曾就職于國營331廠、湖南電影制片廠、株洲市文化局、株洲市總工會等單位。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華夏收藏家協會會長、中外酒器文化協會副主席、顧問。發表作品數百萬字,出版著作有酒文化專著三部:《中國酒器文化》、《湖湘酒文化》、《株洲酒文化》。收藏文化專著《收藏百花》。散文集《夢瓶齋情情》、詩集《詩從夢中來》等。發表論文三十余篇,有多篇在全國獲獎。《淺論我國民間集藏活動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論中國酒器的藝術特色》、《中國酒杯的文化味》,參加國際酒文化研討會。《炎帝是中國酒文化的奠基人》在北京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