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常常出人意料。
徐軍做批發生意22年,從來沒想到有一天會通過直播來賣貨,而讓他更想不到的是,這個直播帶來的零售額格外喜人,每月超過了30萬元。
為此,他一高興,就把做直播的小姑娘的工資從三四千元漲到了8000多元。
興奮是會傳染的,這不,看把小姑娘給樂的,恨不得天天都能來上班、直播、賣貨。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 實習生 郝瑞玲 文圖
【做批發20多年,從來沒想過靠零售也能月入幾十萬】
徐軍是1998年踏入批發這一行的。
最早時,他在鄭州市中博市場賣音響器材。2006年起,音響生意每況愈下。2008年,他把門店從中博市場搬到百腦匯,開始賣音頻器材。2013年,隨著短視頻的興起,他轉而銷售各類直播設備。 再然后,就進入了快手、抖音時代。 2018年,快手開通了直播,他店里一天的銷售額就高達十幾萬元。
但這些,靠的全是渠道批發,而不是零售。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很多。比如,實體店遲遲不復工,而網上電子產品卻賣得紅火,再后來,為了搶占市場,很多實體店開始直播。徐軍的直播設備受到熱捧。像服裝商、家具商、化妝品商、家電商等都是他的客戶。
在別的店在慢慢萎縮、裁人時,他在智匯城的店里的員工卻不夠用了,員工從3個增至6個。
賣直播設備的他的店里,從今年3月下旬復工之后,也開始了直播。 效果出人意料地好:原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零售額,每天增至七八千、1萬多,甚至2萬元。粗略一算,每月光零售就進賬30多萬元。

【店里幾個員工同時開通抖音,只有她紅了】
因為直播,張慧慧成了徐軍店里的“紅人兒”,也成了智匯城的名人兒。
其實,2019年10月份,張慧慧剛入職做銷售,就工齡上來說,她還是個“新兵”。彼時,她的工資是每月三四千元。
那時,下了班她不想再談工作,覺得累。每周能調休一天,她幾乎每周都要休。
但今年3月下旬市場復工后,她變了。
首先,她以個人名義注冊了一個抖音。然后像店里的其他小伙伴一樣,沒事就拍個短視頻發發。
有一次,她發了一個早上在店里打掃衛生的短視頻,標題是“又是搬磚的一天,加油呀”。 沒想到這個短視頻的播放量達到了12萬+。
隨后,她像突然頓悟了一般,開通了直播。每天下午3點至6點,在店里直播;每天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在家里直播。
她的粉絲量開始噌噌上漲。從幾十漲到幾百、幾千,又從幾千漲到了現在的將近3萬。
【直播讓零售額劇增,她的工資也隨之翻番】
在直播界,有個觀點正在被大家漸漸認可:不以帶貨為目的的直播,都是耍流氓。
26歲、未婚的張慧慧說,她沒想耍流氓,但當時做直播時也確實沒想到能帶貨。
后來做著做著,她發現連續觀看兩三天的粉絲,過幾天就會問店在哪兒想來試試產品時,她感覺機會來了。 她粗略算了一下,白天在店里直播時,她經常因為店里來客人了而離開鏡頭,觀看的粉絲并不太多,也就二三十個,但晚上觀看直播的粉絲多達七八十個,是白天的兩三倍,給她刷禮物的也多,她開始有意識地堅持在固定時間段直播。
這樣直播了一段時間,她發現來店里購買的人數明顯增多。以前經常性的,零售為零,但現在,經常性的,每天都能成交五六單,有時甚至能成交八九單,每次客單價在1500元左右。粉絲轉化率約10%左右。
這個銷售額和渠道批發的銷售不可同日而語,但縱向來看,已算創了新高,是增量,也是驚喜。
徐軍為此把張慧慧的工資漲到了8000多元。
得了實惠的張慧慧,高興得像個孩子。
“掙錢的感覺太好了,我都不舍得休息。”張慧慧說,以前每周都要休一天的她,現在除非有事才休。
【直播不要太嚴肅,要有意而不刻意】
什么樣的直播觀看量會高?
沒有師承、全靠個人摸索著做直播的張慧慧說,沒做過直播的,可以先從拍短視頻開始,多拍多發,等播放量上了熱門,再開直播比較好。
無論是短視頻,還是直播,一定不能太嚴肅,要讓人感覺好玩,能引發別人的同理心,像上文提到“搬磚的一天”就是如此。她有時還會給大家唱首歌、講個故事什么的。
還有一種,你發的東西要讓人感覺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有一次直播時,她跟每個新進來的男士都說“又來了一位小哥哥”,結果有粉絲噴她“跟誰都叫小哥哥,一看就是個渣女”,因為“渣女”倆字,大家在直播間聊得超嗨,然后那天粉絲就增了不少。
在張慧慧看來,現代人的工作生活節奏快,人們普遍壓力山大,而直播間有時就充當了一個減壓艙。
如何才能讓直播帶貨?
張慧慧說,有時不要刻意強求,用力過猛時反而會把粉絲越推越遠,要有意而不隨意,但有一個條件一定要謹記:一定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如此,路粉才會變成鐵粉,鐵粉才會變成客戶。
統籌:趙 強
編輯:閆夢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