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鐵,飯是鋼,對于腫瘤患者而言,“吃”的重要程度甚至等同于治療,通過飲食調理,提高機體對抗腫瘤的能力,可以改善腫瘤患者身體狀況,延長生存期。
提起癌癥患者的飲食問題,王先生可是有一肚子感慨……
王先生半年前因胃痛去醫院體檢,檢查出胃部大面積潰瘍,最后確診為胃癌。在確診不到一周的時間,王先生進行了手術。
手術進行的非常順利,可是他沒想到后面的事讓他十分無奈,單從飲食來說,自從王先生檢查出癌癥,周圍的親戚朋友給孫叔提了很多飲食方面的“忠告”。
「羊肉是發物不能吃!」
「得了癌癥之后不能吃肉!」
「癌癥患者不能吃油炸食品!」
「癌癥患者不能吃香菜和蔥!」……
這樣一算,好像只能吃水煮青菜,這可讓人犯了難,親戚朋友說的好像都有道理,可癌癥患者究竟該怎么吃?記者邀請腫瘤醫院的專家們詳細說說癌癥患者的飲食。
不同治療手段的患者應該這么吃
手術患者
手術是與疾病戰斗的一項重要武器,但也是一種創傷性的治療手段,無論手術大小,都會對機體造成創傷。創傷可以引起內分泌及代謝過程的改變,導致體內營養物質消耗增加。如果術后還伴隨并發癥,如失血、發熱、感染、代謝功能紊亂、消化吸收能力減低等,營養消耗就會加劇。
普外科副主任趙玉洲建議,無論是行根治手術還是行姑息手術的腫瘤患者,建議均按照加速康復外科原則實施圍手術期的營養支持。腫瘤患者術后膳食應該以補充足夠的營養為目的,以便改善患者體質,增強抵抗力。
手術患者飲食四原則:
①適量食用高熱量、高蛋白質食物,如魚類,牛奶,豆制品等;
②補充足夠的糖類,如面條、饅頭、米飯等;
③適量補充新鮮水果或果汁;
④少吃產氣的食物。如蘿卜、土豆、紅薯、碳酸飲料等。
化療患者
化療的簡單來講,就是給人體輸入藥物,殺死那些增殖活躍的腫瘤細胞。但是同時,一些增殖快的正常組織和器官也會受到損害,比如消化道粘膜、骨髓細胞、毛囊等等。因此,只有在自身的儲備軍隊非常充足的情況下,才能盡量降低化療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侯新芳說:“一些化療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建議患者避免食用過甜、油膩、過冷、過熱、辛辣、刺激的食物。可在食物中加姜汁或喝些陳皮茶緩解惡心、嘔吐癥狀。若患者出現黏膜損傷,可選用易消化的食物,如各種菜肉粥、菜泥、湯類等。”
化療患者飲食原則:
①食用富含高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②不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③食物清潔、清淡、不油膩;④營養全面、食譜豐富。
腫瘤患者飲食常見誤區
營養科主任孔永霞說:“許多腫瘤患者和家屬因為受一些觀念的影響,陷入了各種飲食誤區,營養成分攝取不足、質量不高、比例失衡等一系列問題跟著出現,導致患者營養不良的狀況加重,生活質量降低。”
腫瘤病人該不該忌口?
不宜盲目忌口,以免影響營養的攝入。
有些做完手術的患者認為吃牛肉、雞肉等“發物”會引起手術傷口的不愈合,所以在術后不吃“發物”。
長時間會導致飲食不平衡,飲食攝入不足,營養不充分,會導致體重下降,肌肉萎縮,身體氣血生發不夠,使得身體更衰弱,免疫力會更下降。
喝湯最營養?
這是錯誤的觀點。因為據有關科學測試發現,湯中的營養成分只有原料的5%-10%左右,主要含有嘌呤、非蛋白氮、少量游離氨基酸,少量鈉、鈣、鉀、鎂等離子,營養密度較低。
而煲湯的大部分營養(特別是蛋白質)其實都留在湯渣里,因此,為了更好的吸收煲湯的精華,建議患者將湯和渣一起吃下。
不吃飯能餓死腫瘤?
這是不對的,很多腫瘤患者都擔心吃的太營養會促進腫瘤細胞生長,因此不敢多吃,有的人甚至采用極端的節食方式想要餓死癌細胞。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營養支持會促進腫瘤生長,反而如營養不良,腫瘤會掠奪正常細胞營養,甚至分解人體肌肉組織、蛋白,最后餓死的只能是患者本人而不是腫瘤。
服用偏方、保健品
這是常見誤區。偏方、保健品因成分復雜、有的含有激素、療效不確定,有可能影響治療藥物發揮正常效果
中醫藥保健品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比如肝功能損害等。因此,患者需要在正規醫院醫生的指導下才可使用此類保健品,切忌盲目自行服用。
孔永霞,臨床營養科主任,副主任護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兼任河南省醫院協會醫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管理分會常委,河南省醫院協會健康管理分會常委。
趙玉洲,主任醫師,普外科副主任 中國抗癌協會河南省胃癌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擅長胃癌、結直腸癌、十二指腸癌及復雜腹盆腔腫瘤的外科手術和經皮內鏡下胃空腸造口術,尤其對胃食管結合部癌采用創新外科技術治療,大大提高手術切除的根治性和安全性。
坐診時間:周三上午
侯新芳,副主任醫師 ,河南省抗癌協會化療專業委員會委員,胃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消化道等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坐診時間: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龐紅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