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宋紅勝 通訊員 張爽 文/圖

炎炎夏日,風吹麥浪,到處都是豐收的景象。近日,在長垣市丁欒鎮(zhèn)的田間地頭,多了一群特殊的秸稈禁燒“執(zhí)勤員”。

“家里的麥子也收完了,看著鄉(xiāng)村干部為了禁燒工作這么辛苦,我們沒事也來值值班,為村里做點貢獻!”趙慶友是丁欒鎮(zhèn)官路東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因家中有患病的妻子無法長期外出務工。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丁欒鎮(zhèn)堅持因“戶”制宜、一戶一策的原則,為該戶實施了最低生活保障覆蓋、健康扶貧、產業(yè)到戶、持證殘疾人結對幫扶等扶貧政策。同時,考慮到其無法外出務工的實際情況,村“兩委”利用村級光伏發(fā)電的分紅資金,為其設立了公益性崗位,如村級禁燒員、護林員,讓其積極參與村內事務,在“家門口”實現(xiàn)就業(yè)。
今年“三夏”工作啟動以來,在丁欒鎮(zhèn)秸稈禁燒與脫貧攻堅“齊頭并進”的號召下,該鎮(zhèn)已有100余名有勞動能力、有責任心的貧困人員紛紛加入禁燒隊伍,預計能為每名貧困戶增收2000余元。此舉既壯大了禁燒隊伍,又提高了貧困戶收入,同時讓貧困戶在勞動中增強獲得感,成為禁燒工作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