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電視劇《走西口》熱播,道盡了山西人背景離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與悲涼。
歷史上,大批的山西籍商人出關經(jīng)商成功,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經(jīng)商群體—晉商。
現(xiàn)如今,晉商已遍布全國,在萬博小商品市場,從事小商品貿易的蘇海云身上有著明顯的晉商特性:敢于嘗試,重感情,以誠立本!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實體店鋪生意受到嚴重沖擊,從商28年的蘇海云,基于商人敏銳的嗅覺,積極轉變思路,整合資源,轉型直播賣貨,將自己的生意做活了,還給經(jīng)商的朋友、老鄉(xiāng)帶來了轉機。
河南商報記者 王訪賢 實習生 郝瑞玲 文/圖
起家:兩油皮袋的襪子闖河南
在萬博小商品市場,蘇海云經(jīng)營著一家100多平的商貿批發(fā)門店,而這只是蘇海云生意的一角。
蘇海云是山西省平遙縣人,來河南做生意28年,前16年在新鄉(xiāng),2009年生意拓展到了鄭州。
說到蘇海云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要從20世紀90年代晉商中那一批走南闖北的小商客說起。當時平遙縣寧固鎮(zhèn)襪子加工廠、個體戶發(fā)達,當?shù)厝送獬鲎錾饩褪潜持鴥纱蟀m子闖天下。
蘇海云16歲下學,18歲那年成了小商客,用裝化肥的油皮袋子裝著兩大包襪子,跟著姐夫從平遙來到新鄉(xiāng),在新鄉(xiāng)火車站附近的路邊擺攤售賣。兩袋子襪子賣完需要十來天,能賣500元左右。
那是1994年,蘇海云回憶。
沒過幾年,蘇海云在新鄉(xiāng)火車站附近開了一家批發(fā)門店,銷售襪子、襯衣、短褲等針織產品,這算是在新鄉(xiāng)穩(wěn)住了腳。
生意咋樣?
蘇海云說:“在2000年左右,年銷售額就能有2000多萬元。”
2009年,蘇海云生意拓展到鄭州,先是在京廣路鞋城做了兩年鞋生意,而后又將生意拓展到了萬博小商品市場。
機遇:疫情積壓的貨與直播基地有了匹配
誰都不曾想,今年的春節(jié)假期會如此漫長,這對生意人來說可不是件好事。
因為疫情,蘇海云在平遙老家隔離了一個半月。他在鄭州有幾千平的倉庫,堆著滿滿的貨,全壓著。他下游的商家也壓著貨,身邊經(jīng)商的朋友、老鄉(xiāng)手里也都壓著貨。
實體經(jīng)濟按下暫停鍵,直播帶貨這一新型電商正在默默發(fā)力。
先前,蘇海云對直播帶貨并不了解,在平遙老家隔離期間,蘇海云開始對直播帶貨產生了興趣,每天關注抖音、快手社交新電商平臺,一邊研究著直播帶貨,一邊琢磨著怎么賣貨。
另一邊,蘇海云所在的萬博市場方也在醞釀著用直播帶貨,來幫助商戶擺脫困境,讓商戶們減少損失。
萬博針織飾品城副總經(jīng)理、萬播匯直播基地項目總經(jīng)理肖俊介紹,萬博市場2019年5月就在籌備布局直播新零售,2019年8月萬播匯直播基地在萬博市場落成,這為疫情以來萬博市場商戶直播新零售覆蓋率增至70%做足了鋪墊。
轉型:與網(wǎng)紅主播合作,單場最高銷售額超100萬元
做生意就是“人”“貨”“場”,萬播匯直播基地合作的有20多位網(wǎng)紅,有大量粉絲——“人”有了;萬博市場商戶手里有大量產品被積壓——“貨”有了;以前的“場”是市場,現(xiàn)在的“場”是直播平臺,“場”也有了。
“人”“貨”“場”都有了,這生意就有了。蘇海云通過直播基地,不僅把自己的貨賣出去了,這位重感情、熱心腸的晉商還把朋友們、老鄉(xiāng)們積壓的貨,張羅著在直播間賣。誰成想,貨品組合著在直播間賣效果還挺好。
蘇海云介紹,5月2日,他與一個50多萬粉絲的主播合作,一場直播賣了70多萬元,其中有20多萬元貨是從朋友那組合的貨品。事隔兩周后,一場直播的銷售額突破了100萬元。
蘇海云對產品了解,但是不擅長出鏡主播,而是配合網(wǎng)紅在直播間設置一些情節(jié),把“老板”的角色搬進直播間里,通常有這樣的情節(jié):
主播喊:“老鐵們,這件衣服原價39.9,今天老板也在,我?guī)屠翔F們砍個價,29.9賣不賣?”
蘇海云一般會配合道:“老鐵們開心就賣!”
老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線下實體店鋪生意收到嚴重沖擊,蘇海云及時轉型做線上?,F(xiàn)在,蘇海云通過直播賣貨的出貨量,已是萬博市場的頭部大戶。
【】生意經(jīng):性情、感情、生意人的嗅覺
蘇海云文化水平不高,濃重的山西口音透著一股憨厚。雖然在河南已闖蕩28年,但仍保留著明顯的地域特征。
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蘇海云因故走開,走之前意猶未盡重點強調:誠信贏天下,產品決定成敗。
他還向記者透露了最新總結的經(jīng)營理念:線上帶動線下,線下引流線上。通過線上賣線下的貨,線下把身邊經(jīng)商朋友、老鄉(xiāng)的貨組合到線上賣。
組貨的理念也是他轉型直播賣貨總結出的,蘇海云賣針織品,日用百貨,但他能將朋友、老鄉(xiāng)的食品、電器、化妝品組到一起在直播間賣。
關于組貨的技巧,蘇海云歸納了四條心得:首先是基于生意人靈敏的嗅覺;其次對產品質量把控的能力,能相互組貨,是對其產品的認可;還有生意場上的兄弟情,有些貨他賣可能不賺錢,或朋友交給他賣,朋友不賺錢,但為了把一場直播的貨組好,不賺錢也要組;最后是開發(fā)新產品,比如一條女款短褲,加一層蕾絲就是新的產品,也許就能賣火!
統(tǒng)籌:陳松
編輯:吳智星
歷史上,大批的山西籍商人出關經(jīng)商成功,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經(jīng)商群體—晉商。
現(xiàn)如今,晉商已遍布全國,在萬博小商品市場,從事小商品貿易的蘇海云身上有著明顯的晉商特性:敢于嘗試,重感情,以誠立本!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實體店鋪生意受到嚴重沖擊,從商28年的蘇海云,基于商人敏銳的嗅覺,積極轉變思路,整合資源,轉型直播賣貨,將自己的生意做活了,還給經(jīng)商的朋友、老鄉(xiāng)帶來了轉機。
河南商報記者 王訪賢 實習生 郝瑞玲 文/圖
起家:兩油皮袋的襪子闖河南

在萬博小商品市場,蘇海云經(jīng)營著一家100多平的商貿批發(fā)門店,而這只是蘇海云生意的一角。
蘇海云是山西省平遙縣人,來河南做生意28年,前16年在新鄉(xiāng),2009年生意拓展到了鄭州。
說到蘇海云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要從20世紀90年代晉商中那一批走南闖北的小商客說起。當時平遙縣寧固鎮(zhèn)襪子加工廠、個體戶發(fā)達,當?shù)厝送獬鲎錾饩褪潜持鴥纱蟀m子闖天下。
蘇海云16歲下學,18歲那年成了小商客,用裝化肥的油皮袋子裝著兩大包襪子,跟著姐夫從平遙來到新鄉(xiāng),在新鄉(xiāng)火車站附近的路邊擺攤售賣。兩袋子襪子賣完需要十來天,能賣500元左右。
那是1994年,蘇海云回憶。
沒過幾年,蘇海云在新鄉(xiāng)火車站附近開了一家批發(fā)門店,銷售襪子、襯衣、短褲等針織產品,這算是在新鄉(xiāng)穩(wěn)住了腳。
生意咋樣?
蘇海云說:“在2000年左右,年銷售額就能有2000多萬元。”
2009年,蘇海云生意拓展到鄭州,先是在京廣路鞋城做了兩年鞋生意,而后又將生意拓展到了萬博小商品市場。
機遇:疫情積壓的貨與直播基地有了匹配

誰都不曾想,今年的春節(jié)假期會如此漫長,這對生意人來說可不是件好事。
因為疫情,蘇海云在平遙老家隔離了一個半月。他在鄭州有幾千平的倉庫,堆著滿滿的貨,全壓著。他下游的商家也壓著貨,身邊經(jīng)商的朋友、老鄉(xiāng)手里也都壓著貨。
實體經(jīng)濟按下暫停鍵,直播帶貨這一新型電商正在默默發(fā)力。
先前,蘇海云對直播帶貨并不了解,在平遙老家隔離期間,蘇海云開始對直播帶貨產生了興趣,每天關注抖音、快手社交新電商平臺,一邊研究著直播帶貨,一邊琢磨著怎么賣貨。
另一邊,蘇海云所在的萬博市場方也在醞釀著用直播帶貨,來幫助商戶擺脫困境,讓商戶們減少損失。
萬博針織飾品城副總經(jīng)理、萬播匯直播基地項目總經(jīng)理肖俊介紹,萬博市場2019年5月就在籌備布局直播新零售,2019年8月萬播匯直播基地在萬博市場落成,這為疫情以來萬博市場商戶直播新零售覆蓋率增至70%做足了鋪墊。
轉型:與網(wǎng)紅主播合作,單場最高銷售額超100萬元

做生意就是“人”“貨”“場”,萬播匯直播基地合作的有20多位網(wǎng)紅,有大量粉絲——“人”有了;萬博市場商戶手里有大量產品被積壓——“貨”有了;以前的“場”是市場,現(xiàn)在的“場”是直播平臺,“場”也有了。
“人”“貨”“場”都有了,這生意就有了。蘇海云通過直播基地,不僅把自己的貨賣出去了,這位重感情、熱心腸的晉商還把朋友們、老鄉(xiāng)們積壓的貨,張羅著在直播間賣。誰成想,貨品組合著在直播間賣效果還挺好。
蘇海云介紹,5月2日,他與一個50多萬粉絲的主播合作,一場直播賣了70多萬元,其中有20多萬元貨是從朋友那組合的貨品。事隔兩周后,一場直播的銷售額突破了100萬元。
蘇海云對產品了解,但是不擅長出鏡主播,而是配合網(wǎng)紅在直播間設置一些情節(jié),把“老板”的角色搬進直播間里,通常有這樣的情節(jié):
主播喊:“老鐵們,這件衣服原價39.9,今天老板也在,我?guī)屠翔F們砍個價,29.9賣不賣?”
蘇海云一般會配合道:“老鐵們開心就賣!”
老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線下實體店鋪生意收到嚴重沖擊,蘇海云及時轉型做線上?,F(xiàn)在,蘇海云通過直播賣貨的出貨量,已是萬博市場的頭部大戶。
【】生意經(jīng):性情、感情、生意人的嗅覺

蘇海云文化水平不高,濃重的山西口音透著一股憨厚。雖然在河南已闖蕩28年,但仍保留著明顯的地域特征。
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蘇海云因故走開,走之前意猶未盡重點強調:誠信贏天下,產品決定成敗。
他還向記者透露了最新總結的經(jīng)營理念:線上帶動線下,線下引流線上。通過線上賣線下的貨,線下把身邊經(jīng)商朋友、老鄉(xiāng)的貨組合到線上賣。
組貨的理念也是他轉型直播賣貨總結出的,蘇海云賣針織品,日用百貨,但他能將朋友、老鄉(xiāng)的食品、電器、化妝品組到一起在直播間賣。
關于組貨的技巧,蘇海云歸納了四條心得:首先是基于生意人靈敏的嗅覺;其次對產品質量把控的能力,能相互組貨,是對其產品的認可;還有生意場上的兄弟情,有些貨他賣可能不賺錢,或朋友交給他賣,朋友不賺錢,但為了把一場直播的貨組好,不賺錢也要組;最后是開發(fā)新產品,比如一條女款短褲,加一層蕾絲就是新的產品,也許就能賣火!
統(tǒng)籌:陳松
編輯:吳智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