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起,鄭州多個地區發布《關于商品房契稅繳納獎勵辦法的通告》,至目前至少已涉及新鄭的龍湖鎮、薛店鎮、孟莊鎮、新鄭新區、二七區嵩山路辦事處、金水區文化路辦事處等。
這也意味著,上述轄區內的購房者,可以在繳納契稅時享受獎勵,最高可獲得契稅總額20%的補貼。
為什么這個時候鄭州多個區域紛紛加入契稅補貼“方陣”?原因和邏輯是什么?后續還會有更多區域跟進嗎?
河南商報為您解密。
河南商報記者 郭丁然 周茜
進展:鄭州多地出臺通知,繳納契稅可獲得補貼
6月12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獲悉,金水區文化路街道辦事處發布了《通知》,明確了此次契稅繳納的補貼辦法:采取“先征后補”的方式,適用于在轄區內購買商品房、還未繳納契稅的房屋所有權人。
金水區文化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表示,6月12日下午在轄區范圍內的小區中張貼了此次補貼通知。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各辦事處的契稅補貼比例和時間范圍不盡相同。金水區文化路街道辦事處的通知中規定:對 2020年6月12日至6月30日期間繳納契稅,契稅補貼比例為10%;2020年7月1日至7月20日期間繳納契稅,補貼比例為5%。2020年7月20日之后繳納商品房契稅的,不再享受本次補貼。
而在此之前,6月11日二七區嵩山路辦事處的相關通知中提到:2020年6月11日至6月26日期間繳納契稅,契稅補貼比例為20%;2020年6月27日至6月30日期間繳納契稅,則補貼比例為10%。2020年7月1日之后繳納商品房契稅的,不再享受本次補貼政策。
同樣“先征后補”的方式,更早在新鄭龍湖鎮、薛店鎮、孟莊鎮、新鄭新區也可看到。
在新鄭市薛店鎮置業的楊先生講到,他在6月4日交了契稅,當天下午遞交了補貼申請,6月5日補貼就到了銀行卡中。
具體補貼返還方式,各個區域略有不同。龍湖鎮采取消費券的形式,將獎勵發放到支付寶賬戶中,可以在新鄭區域內簽約商家進行消費抵扣。而二七區嵩山路辦事處、新鄭新區、孟莊鎮、薛店鎮,采取了資金劃轉的形式,將獎勵補貼返還到銀行卡中。
一起算筆賬,這次能獲得多少補貼?
資料顯示,契稅是指不動產產權發生轉移變動時,就當事人所訂契約按一定比例向新業主征收的一次性稅收。
對于新房業主,繳納契稅是辦理不動產權證之前的必經步驟。此次針對商品房的契稅補貼,能為購房者帶來多少利好?
根據現行的稅收政策,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
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以二七區為例,假設區域內一套89平方的房子,總價約為120萬,如是首套房需繳納契稅1.2萬元,按契稅總額20%補貼計算,可省2400元。 一套120平的房子,總價約162萬元,如是首套房需繳納契稅2.43萬元,按契稅總額20%補貼計算,可省下約4860元。


跟進:中原區已開會研究相關政策
上述區域的補貼辦法一經發布,其他區域的居民也紛紛發出了疑問:我們這地方啥時候能跟進?
6月12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聯系到二七區相關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她表示,此次的補貼政策比較低調,沒有做過多宣傳。至于其他區域有沒有補貼辦法,購房者可以向當地辦事處有針對性地咨詢。
二七區另一名相關部門負責人向河南商報記者透露,區里曾召開了相關會議研究制定了該政策,后續二七區其他辦事處應該也會跟進推出相關政策。
隨后,河南商報記者分別致電鄭州市惠濟區、管城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咨詢,對方均表示尚未接到相關契稅補貼政策的通知。
“確實有討論過刺激消費的政策,甚至開過相關座談會。”上述某區一位相關負責人向河南商報記者透露,但由于與汽車等其他消費品不同,房地產屬于敏感領域,最終他們并未決定推出房產相關的優惠補貼政策。
此外,6月13日河南商報記者從中原區政府得到消息,該區在當天開會研究了契稅補貼相關政策,不排除跟進推出相關政策的可能。
后續還有哪些區域會跟進契稅補貼政策,河南商報會持續關注。
新知:好多人沒意識到的契稅“繳納滯后期”
契稅補貼政策推出后,部分網友將其解讀為“提振”樓市的政策。
首先,讓我們搞清楚,為何政府會在這個階段推出契稅補貼政策?
2016年2月17日,財政部等部門聯合下發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其中規定,個人購買住房,契稅納稅期限為納稅人依法向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有關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之日前。
換句話說,個人購房住房,在辦理有關房屋權屬登記手續前繳納契稅即可。
“實際中,從簽訂新房購房合同到交房辦證往往要2年或更長時間。”鄭州市稅務部門的一位專業人士告訴記者,在此期間大多數人不會選擇繳納契稅。
這樣以來,在房屋交易中,契稅就產生了“繳納滯后期”。
意味著,即便一個市民已經簽完了購房合同,但他又知道自己的房產證辦理時間還遠著呢,他就不會急于去繳納契稅——因為意義不大。
新背景:2020年的契稅收入下劃到區級了
契稅并不是地方稅收的大頭,但這個量也不可小覷,鄭州市某區一位工作人員稱,鄭州市契稅規模有幾十億元。
看一組數據:2019年,鄭州市的契稅收入為105.1億元,但這其中還包含有因土地產權轉移繳納的契稅,并不全是房屋交易而產生的契稅;同時,2019年,鄭州市房屋銷售金額為3403.6億元,即便這些房屋的契稅均按最低稅率,全減按1%征收(非住宅的契稅稅率實際為4%),契稅額也達到了三十多億元。
而恰在今年,鄭州市的契稅收入管理,發生了變化。
根據2020年1月21日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調整市與縣 (市、區) 財政管理體制的通知》中規定:契稅等收入下劃區級,實行屬地管理。
因此,可以發現,在最近各鄉鎮、街道辦相繼推出契稅補貼政策的背后,是獲得了縣、區級政府部門的支持。
相關稅務專業人士評述稱,最近部分地區推出的契稅補貼政策,一方面有助于緩解符合條件的購房者因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契稅繳納周期縮短,有助于緩解區級政府財政壓力。
至于是否會對房產市場交易起到刺激作用?有房地產從業人士認為,本次補貼其實主要是以刺激“存量”契稅的繳納為主。對新房和二手房的交易刺激作用有限,或者壓根就不惠及通知發出后的購房者。
以二七區嵩山路辦事處為例,其補貼范圍僅包括6月10日之前購買且尚未繳納契稅的購房者。也就是說,補貼政策出臺之后的購房者是不能享受契稅補貼優惠的。
而二手房的契稅,通常是在交易辦理相關權證環節就需要繳納,因此受影響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統籌:趙強
編輯:張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