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今年6月是第八個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月。為提高公眾防范非法集資的識別能力,中信銀行鄭州分行線上線下聯動,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教大家識別非法集的常見類型,還為廣大市民盤點了非法集資的常見套路以及市民如何避免“踩坑”。
非法集資四部曲,畫餅造勢吸金跑路
“非法集資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它的社會危害性很大,市民一定要擦亮眼睛。”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工作人員提醒市民,參與非法集資,法律不保護,政府不買單。
據介紹,非法集資活動涉及內容廣,表現形式多樣,主要包括債權、股權、商品營銷、生產經營等四大類。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形式:一,借種植養殖、項目開發、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二,以發行或變相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等權利憑證或以期貨交易、典當為名進行非法集資;三,通過認領股份、入股分紅進行非法集資;四,通過會員卡、會員證、席位證、消費卡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五,以商品銷售與返租、回購與轉讓、發展會員、商家聯盟與“快速積分法”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六,利用現代電子網絡技術構造的“虛擬”產品,如“電子商鋪”、“電子百貨”投資委托經營、到期回購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七,對物業、地產等資產進行等份分割,通過出售其份額的處置權進行非法集資;八,利用互聯網設立投資基金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九,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無論哪種形式,典型非法集資活動一般都有“四部曲”:畫餅,造勢,吸金,跑路。集資參與人往往遭受慘重的經濟損失,甚至血本無歸。
擦亮眼睛,這幾種情況要警惕
不法分子為引誘群眾上當受騙,達到非法集資目的,通常采取一些手段騙取群眾信任。比如裝點公司門面,營造實力假象,編造投資項目打消群眾疑慮、承諾高額回報,編造“致富”神話等。
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工作人員提醒市民,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以下幾種向公眾集資的情況,請務必提高警惕:
1、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為幌子的;
2、以境外投資股權、期權、外匯、貴金屬等為幌子的;
3、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回報或“免費”養老、“以房”養老等為幌子的;
4、以私募入股、合伙辦企業為幌子,但不辦理企業工商注冊登記的;
5、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的;
6、以“扶貧”“互助”“慈善”“影視文化”等為幌子的;
7、在街頭、商場、超市等發放投資理財等內容廣告傳單的;
8、以組織考察、旅游、講座等方式招攬老年群眾的;
9、“投資、理財”公司、網站及服務器在境外的;
10、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賬戶、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的。
防范錦囊,“四看三思等一夜”
避免非法集資陷阱,首先,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高息“保險”、高息“理財”,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其次不被小禮品打動,不接收“先返息”之類的誘餌,第三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金融產品,不與銀行、保險從業人員個人簽訂投資理財協議。
如何防范非法集資?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客戶經理建議市民試試“四看三思等一夜”法。
“四看”,一看融資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業營業執照,還要看是否取得相關金融牌照或經金融管理部門批準。二看宣傳內容,看宣傳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擔保、無風險、高收益、穩賺不賠”等內容。三看經營模式,有沒有實體項目,項目真實性、資金的投向去向、獲取利潤的方式等。四看參與集資主體,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體。
“三思”,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該產品及市場行情。二思產品是否符合市場規律。三思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
“等一夜”。遇到相關投資集資類宣傳,一定要避免頭腦發熱,先征求家人和朋友意見,拖延一晚再決定。(河南商報記者白雪瑩 通訊員章世剛 蔡瑞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