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文
河南商報記者 王訪賢/圖
即將上市的捷安高科,加上最近上市的天邁科技、金丹科技,無一例外,都是選擇的創業板。對河南企業來說,創業板是上市的“主陣地”。
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相關規則落地后,更高的上市效率,更好的企業包容度,或許會掀起河南企業上市的一輪“小高潮”。


注冊制下 河南擬上市企業效率有望提高
對企業來說,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最大的亮點,莫過于讓企業縮短排隊上市的時間。
上市效率對一家企業來說,可能就是錯過一次發展機會。河南一家新三板上市企業負責人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該公司5年前選擇新三板掛牌的時候,就是因為在A股IPO受阻。
“由于當時IPO審核出現了暫停,導致排隊的企業有幾百家。”他說,很多媒體都戲稱,排隊企業形成了“堰塞湖”。
但作為“堰塞湖”中的一家企業,他非常焦急,企業發展急需資金。輔導企業的券商當時只能勸他退而求其次,選擇新三板上市融資。但新三板融資能力、成交活躍度都非常有限,讓企業錯過了快速發展的機會,被原本規模差不多的企業大幅超越。不僅如此,縮短上市時間對企業引入創投股權也更加有利。
而此前,由于境外市場上市周期較短,河南一些優質企業選擇境外上市。但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境外上市企業花費成本更高,由于境外市場對河南企業了解不多,給出的估值也非常低,融資能力依然不理想。
“此次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給企業除了科創板之外更多的選擇;特別是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為企業拓寬了直接融資渠道,加快產業的轉型升級。”中原證券高級分析師楊震宇說。
創業板是河南企業重要的上市地
2009年10月,漢威電子(現股票簡稱:漢威科技)作為全國首批28家創業板上市企業之一登陸創業板,開創河南企業創業板上市先河。截至目前,河南已經有了15家企業創業板首發上市,融資額超過70億元。
而即將創業板上市的鄭州捷安高科,將于6月22日開始申購,將成為河南第84家A股上市公司。不僅是捷安高科,最近河南IPO的企業天邁科技、金丹科技等,都是在創業板上市的。
河南目前已經完成輔導的企業中,新鄉天力鋰能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千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凱旺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鄉市瑞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鄭州速達工業機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等,都已經明確選擇了上市地點為創業板,數量為今年以來完成上市輔導企業的一半以上。
第二次沖擊IPO的蘭考瑞華環保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此前上市地選擇為上交所主板。今年5月29日,新一輪上市輔導總結報告中提到,該公司原計劃于今年4月申報創業板上市。但考慮到創業板注冊制政策落地時間尚不確定,擬變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中小板上市。
“創業板注冊制如此迅速地落地,公司還會考慮創業板上市。”該公司證券部人士說。
熟悉瑞華股份的券商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河南企業青睞創業板也無可厚非。中小企業板塊的上市門檻其實比較接近主板市場,一些企業可能夠不著;而創業板實行注冊制之后,包容度也會更好,制度創新也會吸引資本關注,對企業自然吸引力也會更大。
疫情之下,河南創新型創業板企業業績更好
從今年一季度業績來看,盡管很多公司的業績受到疫情影響出現了“退坡”,但在河南創業板上市企業中,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森霸傳感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營收5737萬元,同比增長46.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42萬元,同比增長55.70%。
森霸傳感在紅外傳感器方面有核心技術,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紅外測溫槍需求旺盛,森霸傳感的熱電堆紅外傳感器及相關組件的需求量劇增,公司對相關產品進行了擴產,使得紅外傳感器收入和利潤同比增幅較大。
隆華科技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也達到了2984萬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26.48%。而其業績快速增長與新材料業務板塊增長分不開。隆華科技靶材業務加快了替代進口進程,保持了快速發展;其減隔振鏈接系列產品、復合軌枕產品規模化應用于地鐵、鐵路等軌道交通領域,隨著國家對軌道交通的持續投入和發展,市場份額逐步提升,提振業績。
剛剛上市不久的金丹科技,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4億元,同比增長5.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31.75萬元,同比增長48.49%。金丹科技是國內最大的乳酸生產企業,可以說是小眾行業內的“小巨人”,而且其拿下了雙匯、金鑼、武藏野等重要客戶。
中原證券高級分析師楊震宇說,創業板實行注冊制后,嚴苛的退市政策之下,要求投資者在選股的過程中,注重公司主營業務以及業績情況。上述業績良好的公司,股價走勢也相對穩健。看隆華科技、森霸傳感上市以來的走勢,從大方向上一路上揚,對長期投資者來說比較友好。
統籌:趙強
編輯:李興佳

編輯:李興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