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Zara將全球大面積閉店1200家的消息在網絡端傳播。對于這一問題,Zara母公司Inditex向河南商報回應稱:系誤讀,閉店計劃不包含Zara。
河南商報記者 馬千惠 首席記者 楊桂芳 實習生 陳晟/文、圖、視頻
河南商報記者 馬千惠 首席記者 楊桂芳 實習生 陳晟/文、圖、視頻
【Zara不行了?】
提起這個西班牙品牌,首先映入我們腦海的便是它“快”、“時尚”、“便宜”這些標簽。
每周都有新品上市,每隔3周店內服裝款式全部換新,設計、生產、交付在15天內完成,一年推出近1.2萬余種時裝款式,這在業內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少量、多品種,讓Zara占據了“快時尚”界的領先地位的同時,低廉的價格更使得Zara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從Zara的母公司Inditex公布的第一季度財報來看,2月1日至4月30日,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總銷售業績下跌了44%至33.03億歐元(約合264億人民幣),88%的店鋪處于關閉狀態。
財報顯示,盡管一季度的業績下滑明顯,但網上銷售業績上漲50%,特別是4月份同比增長95%。截至2020年4月,庫存較2019年4月減少了10%。
這樣優秀的在線銷售業績,Inditex對線上市場徹底心動了。
據Inditex中國公關部人士對河南商報記者透露,Inditex將加速和擴大全球市場的高科技數字化轉型戰略,部署最先進的技術,將投入10億歐元用于支持在線平臺業務,同時投入17億歐元用于升級整合的店鋪平臺。預計,2022年在線銷售的占比將從2019年的14%上升到2022年的25%,在完全整合的線上線下店鋪網絡的支持下,業務模式將更靈活、更具可持續性、更智能。
【母公司稱閉店不含ZARA】
在Inditex集團的8個品牌中,探索線上銷售模式最優秀的品牌依然要數Zara。
財報顯示,Zara為大力發展電商,在西班牙建立了www. zara.com工作室,占地64000平方米。這一工作室未來將設有在線客戶服務團隊、倉儲功能,特別訂制的RFID系統將讓服裝跟蹤和綜合庫存管理成為可能。也就是說,未來,在Zara探索電商的道路上,“快”依然是Zara不變的宗旨。
網傳的Zara將在全球閉店1200家是怎么回事兒?建立上萬平方米電商基地,未來Zara將會放棄線下主攻線上嗎?
Inditex中國公關部向河南商報記者做出解釋,Inditex計劃全球總門店數保持在6700至6900家面積更大,更高品質的店鋪。
Inditex確實將會減少1000至1200家小型門店,但這些店鋪閉店的原因是位置不夠理想,無法為顧客提供新的購物體驗,這些門店的銷售額僅占總銷售額的5%到6%。同時,閉店的品牌主要是集團旗下Zara以外的品牌門店。
根據Inditex將為顧客提供的新的購物體驗方面,Inditex中國公關部舉例:“未來顧客可以通過Zara的App和網頁實時查詢店內庫存,然后進行購買和取貨。該App還將提供試衣間預留服務,同時可以將顧客想要試穿的衣服準確地放置到顧客預留的試衣間中。”
借助電商進行數字化轉型,6月18日對于Zara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河南商報記者從Zara的淘寶直播間和微信小程序直播間發現,此次618大促,Zara主要直播促銷的產品為反季產品。
從Zara帶貨的服裝季節可以看出,在Zara此輪的電商計劃中,清庫存才是其主要目的。
【四大快時尚2020才相聚鄭州】
實際上,Zara進入鄭州的時間并不晚。2006年,Zara在上海南京路開設首店,隨后Inditex集團旗下的七大姊妹品牌Pull&Bear、Massimo Dutti、Bershka、Stradivarius、Oysho、Zara Home 和Uterqüe也挺進中國市場。
在2010年7月,鄭州印象城(現在萬象城位置)就引入了Zara,該店面是當時中部六省的第一家店,店面面積1200多平方米。彼時,瑞典H&M正計劃在當年9月在花園路國貿360開業,該店面是中西部第一家門店。德國C&A也計劃在當年9月于印象城開業。
四大中唯一的后來者,是美國服裝巨頭蓋普公司旗下的Gap。在2020年5月,Gap鄭州首店落在了首創奧萊。至此,四大時尚巨頭才聚齊鄭州。
統計顯示,在2012年前后,鄭州快時尚品牌店面爆發式布局。除了上述三個品牌外,UR、MANGO、優衣庫也扎堆入鄭。
這一現象可以歸結于當時時尚巨頭們對二三線城市消費潛力的預估。在《2012“中國·時尚指數”白皮書》中就特別指出了二三線城市的市場潛力,只是在當年中國20城市時尚消費力榜單中,鄭州排名第20位。
當時商業人士認為,“倒數第一,意味著市場未來有巨大的潛力增長空間。”
CBRE世邦魏理仕鄭州顧問及交易服務商業部董事張桐認為,事實證明了巨頭們這一預判的正確性。在過去的十年時間里,快時尚品牌和鄭州這個城市一起實現了成長的飛躍。
同時張桐還提到了另一種觀點:2009年印象城為鄭州步入購物中心時代打下了第一桿樁,新田360廣場國貿店則為接下來鄭州購物中心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引領,鄭州商業正式從“百貨、賣場為王”的時代轉向購物中心時代。在百貨時代,并沒有適合快時尚動輒上千平的市場。購物中心提供了快時尚進入市場的物業條件。
“購物中心激發了快時尚在中國過去10年的發展。”張桐說,快時尚進入和購物中心崛起、以及當時人們的品牌消費喜好是契合的。
【快時尚們正在尋找改變】
但張桐并不認可快時尚不行了的觀點。
“起碼現在這個市場還維持著一個爬坡的狀態。”張桐說,當商業運營方可選擇性多了后,快時尚品牌店面被優化掉是正常的。
隆豐皮草Cozy steps品牌總監李蓓認為,從時尚消費來看,國外的快時尚們正迎來運動品牌、潮牌、買手店以及自主品牌的沖擊,而且優質買手店越來越多,因為它們能精選到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國內消費正在向品牌故事、產品獨特性轉變。
也正是這種壓力在激發快時尚巨頭們改變和探索。比如推出聯名款產品、推出新的店面等。以優衣庫為例,優衣庫在日本不斷嘗試開出創新店面,甚至正在籌備推出UNIQLO PARK 這樣的主題公園店面。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風起云涌”的閉店信息并未影響到鄭州。直到現在,除了Forever21戰略性撤出中國外,快時尚品牌在鄭州仍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單一品牌的店面數量都沒有突破兩位數。
“這說明鄭州依然有增長空間。”張桐說,鄭州真正優質的購物中心還是少數,消費還未呈現飽和。但快時尚品牌未來會向區域型商圈、社區型商圈轉移。
編輯:王訪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