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傍晚,鄭州市沙口路106號院里,多位居民和工作人員搬著小板凳、小馬扎圍成一圈,激烈討論著。這是鄭州市南陽路街道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會議的一幕場景。
現場,小區居民代表,南陽路街道多名分包社區的負責人,社區負責人、老舊樓院改造項目的設計方、監理方、施工方,一起討論、收集老舊樓院改造中各項意見和建議,針對性地應用到整治工作中。
南陽路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早在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啟動之初,街道各社區就多次組織召開居民代表大會,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將群眾的意見一步步體現在小區改造的設計藍圖里。這次將“小馬扎會議”開進小區里,零距離聽取群眾意見,也是是一次積極的創新。
上述負責人介紹說,南陽路街道辦改造老舊小區過程中,因地制宜,突出品質特色,通過召集居民代表對改造設計方案提出意見建議,做到“一院一案,各院各案”,并在樓院問題導向和居民需求導向的基礎上探索創新,做好長效管理。
具體來說,街道一方面將垃圾分類、垃圾清運、樓院保潔、物業管理進行整合,節約人力,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建管結合,成立業主委員會,廣泛動員,發揮黨員、樓長的積極性,通過硬件建設和物業管理相結合,社區監管和居民自管相結合,前期投入和日常維護相結合,形成可持續運轉的機制。
上述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南陽路街道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將進一步堅持“一征三議兩公開”工作機制,建立社區、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黨員群眾代表四方聯動機制,統籌協調居民管理服務,形成“一元多核”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實現老舊小區改造長效治理,進一步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