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白華(左二)和同事們去看望資助的孩子
白華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她是不懼困難、挺身而出的熱心大姐,今年疫情期間,為讓元宵節(jié)當班的員工們吃上熱湯圓,她幾乎搜羅了單位方圓十公里以內的所有商超……
她是單位的普通員工,幾十年如一日在平凡崗位上辛勤付出,為工行鄭州分行的安全穩(wěn)定運營,默默貢獻自己的力量……
她也是幾個貧困孩子的“媽媽”,從2013年偶然參與公益,到發(fā)動身邊的同事一起幫扶貧困山區(qū)的孩子,用溫暖愛心驅散了困擾孩子的陰云,照亮了孩子前行的路。
她,就是工商銀行鄭州分行運營支持中心的白華。她和同事們一起堅持做公益7年,資助了多名貧困孩子;她還積極參與愛心助農活動,用一份最平凡的堅持傳遞正能量,用愛心之舉彰顯著鄭州工行人的責任與擔當。
偶然接觸公益,開啟愛心接力
2013年,白華在朋友介紹下參與了幾次爬山活動。聽同行的旅友們說,他們經常組織公益活動,比如每年六一都會去貧困山區(qū)看望家庭困難的孩子,每年重陽節(jié)會去養(yǎng)老院為老人送愛心。
“感覺這些活動挺有意義。”白華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這個公益團隊,從此開始為公益事業(yè)奔走,擅長游泳的她還加入了公益水上救援隊。
“我從小在城市長大,很難想象在偏遠山區(qū)里有些家庭竟然如此貧困。”2015年,白華和幾位同事隨公益團隊到鄧州獻愛心時被震撼到了,“有的家庭貧病交加、一貧如洗,有的孩子只能靠爺爺奶奶撫養(yǎng),在貧困的環(huán)境里艱難長大。”講到幫助過的那些孩子們,白華一度哽咽。
白華覺得,一年一次的資助對貧困孩子的幫助很有限。“我們希望孩子們走出家庭困境,走出大山,改變他們的人生,讓他們的未來有更多可能。”抱著這種想法,白華決定把幫助貧困地區(qū)的孩子這件事一直做下去,并開始盡己所能為孩子們捐款捐物。受她的影響,身邊更多的同事也陸續(xù)加入到這項公益活動中來。
設“愛心基金”,資助貧困家庭孩子讀書
2016年到洛寧幾個貧困家庭家訪時,白華和工行鄭州分行運營支持中心的同事們特意選擇了兩個家庭很困難的女孩,開始結對資助她們讀書。
白華和同事們商量設立了一只小小的愛心基金,每月一發(fā)工資,40多個愛心紅包紛紛匯集到白華的微信上。作為這只愛心基金的“會計”,她負責管理愛心基金的收支。
“每個孩子每月資助400元,中秋節(jié)500元,過年2000元,逢年過節(jié)多給一些。”白華說,中秋節(jié)孩子們可以給家里買月餅,過年給家里買點肉。
2017年暑假,白華和同事們去看望資助的女孩琪琪(化名)時,女孩滿手面粉出來迎接。原來,女孩正在搟面皮包餃子,沒肉。“韭菜餡也很好吃。”小女孩的一句話讓白華心酸不已,她暗暗發(fā)誓,過年一定讓孩子吃上肉餡餃子。
接下來那個春節(jié),節(jié)前下了大雪,白華和同事們等不及雪化就跑去看孩子們。一到鎮(zhèn)上,他們就去買了幾十斤肉和油給孩子們送去。回想起當時給孩子們發(fā)紅包、戴圍巾的情形,白華滿眼散發(fā)著溫暖的光。
愛心匯聚,他們收獲“倆閨女”
結對資助這些年,白華和同事們幾乎每年暑假、春節(jié)都會去洛寧看望兩個孩子,給她們帶去衣服、圖書等。白華也會經常找孩子們談心,督促她們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可用之才回報社會。
在白華和同事們的幫助下,兩個女孩逐漸開朗起來,也越發(fā)懂事。年齡大點的女孩璐璐(化名)也已走出失親的痛苦,發(fā)奮學習,順利考入當地最好的高中。年齡小點的女孩琪琪,雖然受家庭所累分散了學習的精力,中考只考上了技校,但通過資助也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家庭負擔,可以安心學習一技之長。
多年的接觸,白華逐漸和倆孩子建立了特別的感情,“就像自己多了倆閨女”。看著孩子們越來越懂事,她感到很欣慰,平時收到同事捐贈的衣物她會特意給“閨女”挑些好看的。
“現在,我們幾個正在攢錢。”白華激動地說,“璐璐成績很好,今年高三,馬上要高考,等她考上大學,我們要給她買皮箱、買床上用品、買衣服。”
大家每月兌1000多元,除去每月給孩子們的生活費,剩下的200多元都攢著,白華希望孩子們能高高興興地走進大學校門。
開展扶貧公益活動,嘗試愛心助農
2019年,通過一個愛心組織,白華和同事們又參與資助了8個孩子,這些孩子來自南陽社旗朱集鎮(zhèn)的貧困家庭,年齡從11歲到15歲,由當地志愿者服務中心牽頭。白華和同事們對接后,逐個對孩子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家庭情況,最終決定每個孩子每月資助400元。
去年六一,他們還特意把8個孩子接到鄭州,帶他們到大學校園、地質博物館等地參觀游玩,讓孩子們長長見識。
今年六一,他們又聯合資助孩子所在的學校,洛寧、社旗、鄭州三地通過網絡視頻方式給孩子們慶祝節(jié)日,為受資助的孩子準備了禮物,陪他們過了一個開心的兒童節(jié)。
“用有限的金錢和物質去幫助他們,可能只是杯水車薪,并不能徹底改變他們貧困的現狀。”白華說,他們也在積極探索多種方式開展扶貧公益活動。
今年疫情期間,白華和同事們還與一些貧困地區(qū)志愿者協會聯合,幫助銷售各地滯銷的農產品。微信朋友圈、各種公益愛心群,都成了白華和同事們傳遞愛心的窗口,一條條助農產品接龍信息發(fā)到群里,經常會得到很多人響應。“我們正在幫忙推銷輝縣的桃、朱集鎮(zhèn)的粉條,你看,他要5箱,她要10箱。”白華滑動著手機上一條長長的信息,“已有60多人接龍,預訂了100多箱農產品,還有人要追加。”
傳遞愛心能量,彰顯工行人的責任擔當
聽到白華他們在做公益,朋友、同事、領導都很支持。“每次去看望孩子們,單位領導都會主動給我們調班,也會讓我們幫忙帶去他們的心意。”
在白華和同事的影響下,工行鄭州分行運營支持中心的40名員工都參與到愛心活動中,幾年間已累計捐助超過5萬多元。
“看到孩子們幸福的笑臉就覺得很開心,我們能力所及的一份力量可能就會改變一些孩子的人生。”白華很自豪,“自從參與愛心公益活動后,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也變得更通透和豁達,對生活和工作更加熱愛,正積極申請入黨,做公益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白華和同事們做公益,溫暖他人的同時,也讓自己逐漸變得充盈,散發(fā)著愛的光芒。
白華計劃未來組織更多形式的公益活動,“一己之力畢竟有限,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愛心活動中,幫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讓點點愛心匯聚成河”。(河南商報記者 白雪瑩 通訊員 李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