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陽這座豫北的傳統工業重鎮,一個鋼鐵行業的新秀正在迅速崛起,他們自主研發出世界先進的高強鋼筋生產技術,并納入了國家發改委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
未來他將打造國內最大的高延性冷軋帶肋鋼筋生產基地和總部基地。
是什么讓這家地方民營企業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河南商報記者 郭丁然 /文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翟晨媛/圖
【地方民營企業,成長為鋼鐵行業“獨角獸”】
鋼筋是國內建筑用鋼材中消費量最大的品種之一,鋼筋的升級換代對促進我國建筑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安陽復星合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星合力”)這家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地方民營企業,在鋼筋生產研發領域已經擁有核心專利84項,其中發明專利24項,并參與了9項國家或行業標準編制工作。
他們首創的第六代高強高延性冷軋帶肋鋼筋生產線,以低碳鋼為原料,在不添加合金元素的情況下,可以生產出高強度、高韌性的鋼筋。
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為組長的住建部科技成果評估委員會評審,認定“該技術屬于國內首創,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單線冷軋速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可以說,復星合力已經躍身為全國高延性冷軋帶肋鋼筋行業的“獨角獸”。
7月20號,河南商報記者隨“六穩”“六保”看河南采訪團來到了位于在安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復星合力實地探訪。
廠區里,新的辦公樓、廠房、車間正在如火如荼的加緊建設。
“建成后每年產能將達400萬噸,其中150萬噸將于今年年底投產。” 復星合力總經理陳偉介紹。
據了解,未來這里將打造國內最大的高延性冷軋帶肋鋼筋生產基地和總部基地。
【十年磨一劍,不忘初心】
成功背后并非一蹴而就。
復星合力董事長翟文,是土生土長的安陽人。
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鐵匠,在老家村里開有鐵匠鋪子。
翟文從小就在敲敲打打的錘音中長大。13歲,他就開始“子承父業”,在父親的鐵匠鋪里幫忙。
雖然學歷不高,初中都沒有畢業,但翟文一直想闖出一條自己的路。
2005年,他創辦了安陽市合力高速冷軋有限公司(“復星合力”的前身,以下簡稱“合力”),開始研究困擾鋼筋生產行業50多年的世界難題,期望在冷軋鋼筋高延展性上取得突破。
因為研究方向和安陽市發展相契合,安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安陽高新區)在此期間免費為翟文提供場地,還為他協調了大量的科技扶持經費以及流動資金對其進行孵化。
十年磨一劍。2015年,翟文和他的團隊研究出世界領先的高延性冷軋帶筋鋼筋盤螺生產線技術,通過了住建部科技成果評估委員會評審。
這項技術,在生產過程只需要電,不產生廢水廢氣,實現了綠色生產。同時產出的鋼筋延性提高了1.5倍,以100米的鋼筋為例,原來行業內的產品拉到102米就斷了,現在拉到105米才斷。
“為什么地震的時候房子會倒塌,就是因為混凝土里的鋼筋被拉斷了。鋼筋延性提高后,就可以大大增強房屋的抗震性。”復星合力總經理陳偉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此外,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采用這種新型鋼筋可以減少大約20%的用鋼量。換句話說以前要用100噸的鋼材的建筑,現在80噸就夠了。
技術出來了,如何快速產業化?為此安陽高新區管委會組成招商專班,赴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各地,甚至國外,協助翟文尋找合作伙伴。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6月5日,合力成功牽手世界500強企業上海復星集團,取得復星集團的品牌、人才、資金等方面支持。這也是安陽高新區第6家與500強上市企業實現合作的企業。
談判時,對方曾與翟文溝通,讓他選擇合資公司的總部放在上海或是南京。翟文當即表示:“總部就放在安陽”,因為吃水不忘挖井人。
【市場供不應求,高鐵也用上了這種新材料】
好產品,自然會受到市場青睞。
安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招商局局長薛建軍介紹,目前國內落后的鋼鐵產能都在被淘汰,但復星合力的產品,由于其良好的特性以及創新性的低碳環保生產工藝,反而受到國家的推廣,2017年被列入《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住建部建筑業十項新技術》、同時還獲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16-2017年度氣候創行者》等獎項。
如今,鄭大一附院(東院區)、安陽市民之家、武漢東湖醫院等省內外項目,都已經使用復星合力的新型鋼筋。除了建筑行業,產品在高鐵建設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陳偉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高鐵統線路對軌枕的要求很高,軌枕既要支撐鋼軌,又要保持鋼軌的位置,還要把鋼軌傳遞來的巨大壓力再傳遞給道床。軌枕必須具備一定的柔韌性和彈性,硬了不行,軟了也不行。當列車經過時,它可以適當變形以緩沖壓力,但列車過后還得盡可能恢復原狀。
此前,我國混凝土軌枕使用的是低等級鋼筋,這種鋼筋強度偏低,導致用鋼量偏大。近些年,軌枕改用CRB550冷軋帶肋鋼筋,節約了鋼材。但是,經過冷加工,傳統的三面肋冷軋帶肋鋼筋強度提高了,延伸率卻下降了。
“徐連、商合、鄭阜高鐵都使用了我們的產品,每公里用量在130噸。”陳偉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1+N”模式規劃全國開花,5年內主板上市】
科技創新,為復星合力帶來了飛速的發展。
“今年的疫情對公司的經營影響有一定影響,但是從去年同期比較,我們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陳偉介紹。稅收方面,截至2020年上半年已經達到了5800萬,預計全年達到一個億沒有問題。
根據復星合力的“1+N”發展模式,將以安陽為總部,在華北、華中、華南、西北、西南、東北以及東南亞等地建立基地。目前,復星合力已經在安陽、岳陽、濟南三大生產基地,綜合年產能180萬噸。
陳偉透露,下半年要繼續加大對外的投資,計劃在河北的唐山、安徽安慶、山西太原投建三個新的工廠,規劃產能600萬噸。
此外,他們還制定了“135戰略”:力爭5年內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產能突破3000萬噸,在主板上市。
可以預想,豫北這只鋼鐵行業的“獨角獸”,以快速穩健的步伐向布局全國、走向世界的目標全力奔進。
